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对象:阅读的人
这一章最先说明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哪些群体?再次详细地说明自己的目的是给为了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WHAT
那什么是“阅读的人”呢?作者认为“阅读的人”就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在还没有收音机和没有电视机之前,人们接收到的信息的渠道很有限,例如通过书信和流通速度有限的书籍来阅读。对于古代的人而言,很多东西是向自然世界学习,这是后面作者说到的非辅助的自我发现学习,这也会是后来很多东西的知识源头,我觉得像自然世界学习并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出来的话真的是很有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我们有收音机有电视机有电脑,信息流动的速度非常之快,我们每天能接受到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那怎么样才能成为像作者说的在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的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还能身心力行的人呢?
HOW
这本书是在1940年出版的,第一台电视机出现的时间是1939年,在电视机出现后,作者非常灵敏,很快就看清电视的出现对于阅读的撞击,直接明了地表明收音机特别是电视取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又提出了非常经典的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我认为对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增进是有益的,但是前提是我们有极致的需求。专注于认知的注意力,拆解被媒体精心包装后的产品,然后内化为我们的东西。
二.阅读
1.主动的阅读
(1)阅读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
不仅仅写和说是件自发主动的事,读与听也可以是件主动的事。
写作和阅读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之分,但这并影响我们主动的这一颗心。以终为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阅读是终,但却是写的开始。
(2)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主动”会产生连锁反应,突破主动,自然而然就能突破更多东西,主动算是某个特殊的按钮了。作者说越主动,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些。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我知道主动阅读很好,那我又该怎么主动呢?什么样的形式就是主动阅读呢?在这点上我很是好奇,作者有说到一本书拿给不同的人看时有些人读得更好,为什么?就是他更主动阅读,还有他在参与活动运用了更多的技巧。后面那个说是更主动我比较能理解,但在前面又说了要主动,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强调一次更主动,我认为说了跟没有说一样,但是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实它们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要求的认知深度也是不同的。
2.阅读就是学习
前面作者很认真地讲解了什么是阅读,现在又更加赤裸地指出阅读的本质:阅读就是学习。
没想到作者对于每一个词都是有认真地打磨打磨,太细致了。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从这句话中可知,自我内在的觉醒,会让自己在某一方面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像作者说的至少在阅读这一方面是真正地读进去,而不是只是自己的存量很多,然而很多屯下来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多大的用处。这也很好地理解了作者说的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指导型的学习和非辅助型的学习都是学习,只不过它们的方式不一样。学习的结果就是它们都可以让我们在心中播下种子,然后随着时间自发地成长起来。
那要怎么样才能在我们的心中播下种子呢?
我们要主动思考,主动运用自身的感官来充分体验,充分的融入,体验其中要带给我们的东西。文章有一句我很喜欢“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要知其中也能充分感知到自己的,渐渐地,在心中就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种子。
对于作者提及到的阅读的艺术,我还不是那么地懂。我认为,艺术,是自我的全身心感知,全身心投入后产生的果。
三.阅读的目标
要知道阅读的目标,最先开始就得来认识什么是阅读?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是真正地在阅读呢?
有两种情况是说明自己不是在真正地阅读。第一就是自己对作者想要说的话不是很了解,第二就是自己不完全了解这本书。
追求自我心智往更深更好的方向去琢磨字句,从自己模糊的概念到后面更清楚设置理解了就是真正地在阅读。
阅读的目的:
1.为获得资讯而阅读(读得懂)
2.求得理解而阅读(必须要读的)
这两点是有很大的联系,获得资讯是最基础的,是为理解铺垫,第一点是存在的存在,到了第二点便是所以是的是,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知。我阅读的目的就是作者提到的求得理解,我想要的阅读目标是追求阅读的艺术。
为求得理解而阅读,实际上是在打破自己阅读的舒适区,让自己在不舒服的环境里成长,想要阅读上的精进,就先让自己跳出舒适区。
既然说到了为求得理解而阅读,那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为了求得理解而阅读呢?
作者说了两个点,一是一开始时的不相等的理解的程度,二是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有了落差,才会让我有更强大的动力去追赶,去向比我优秀的人看齐。落差,会产生势能,这股势能会让自己越来越好。有了落差,还有让自己真正意识到这个落差,然后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