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笛牵情,胡桃传意,《情史》第三卷之十三《潘用中》(上)

南宋理宗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有一个名叫潘用中的福建人,他的父亲进京等候朝廷的工作安排,他也随着父亲一起住进了京城的一间旅店里。潘用中喜好吹笛,每次父亲出门之后,他就会来到客房的二楼,靠在栏杆上吹奏。

旅店的隔壁也有一栋小楼,与潘家的楼隔墙相距两丈(大约五六米),楼上无论是阳台的栏杆还是窗户和窗帘都装饰得十分华丽,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很少女风。

那栋楼里也的确住着一名少女。她被潘用中的笛声吸引,一开始隔着帘幕偷看,后来便掀起窗帘露出半张脸观瞧。潘用中询问旅店主人后才知道,那个姑娘是隔壁黄老爷家的孙女。

过了一个多月,潘用中与一个姓彭的太学生一起自驾到城外郊游,路上刚好遇见黄家人春游归来的十几顶轿子。胡同里道路狭窄,车子与轿子紧挨着经过,其中的第五顶轿子里坐的便是对楼的黄小姐。

此时黄小姐的轿窗推开了一半,恰好看到了坐在车上的潘用中。二人近在咫尺,四目相交,潘用中顿时心潮澎湃,怅然若失,当即作诗云:

谁教窄路恰相逢,

脉脉灵犀一点通。

最恨无情芳草路,

匿兰含蕙各西东。

当天晚上,潘用中回到楼上再度吹起了笛子,而黄姑娘也卷起窗帘,倚靠在了栏杆边。

明月在上,佳人在前,潘用中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大声吟诵自己白日里所作之诗,结果正好赶上父亲回来,这才不得不上床睡觉。

黄家请了一位老师名叫晏仲举,建宁(进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人,与潘用中是福建同乡。潘用中便借着这层关系前往拜访他,并邀请他来到了自己所住的小楼上。

二人在楼上喝酒吹笛,很快就吸引黄小姐又来到了窗帘后面。潘用中借机问道:“对面那是谁家的小楼?”

晏仲举答:“那里正是聘请我的东家。窗里的那位姑娘是主人黄老爷的孙女,从小就跟着我父亲学习,不仅聪明美丽,而且还善于吟诗作词。”

听闻是个才女,潘用中愈发动情。等到晏仲举走后,黄姑娘再度掀开窗帘半遮面,潘用中在酒劲的驱使下做出了一个鲁莽的行为——抓起一枚核桃,丢进了姑娘的房中。

随之过了一会儿,那枚核桃惊扰被丢了回来,而且外面还多了一条手帕。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