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学生时代老师如何分析这篇文章了,也没细查文章背景,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原句一: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分析:
秋夜这篇文章通篇充满了隐喻,借物喻人,借物喻理,主要有枣树、粉红花、天空、栀子花和小青虫几项,在分析句子之前,先简述一下我的理解
枣树代表捍卫公义者的化身,对抗社会的黑暗,保护弱小,是光明的卫士
粉红花代表着尚处于微弱的理想和希望,是美好的化身
天空,奇怪而高的天空,代表扭曲黑暗、肃杀严酷的国家和社会环境,是枣树对抗的对象
小青虫,代表为了光明和正义,不顾危险飞蛾扑火的“英雄们”
猩红的栀子花:印在雪白灯罩上的,猩红的栀子花,代表了革命者牺牲的鲜血,鲜血染成了一朵魅力的栀子花,也体现革命的美好成果是建立在无数的残酷斗争和牺牲之上
关于“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重复,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是“重量感”。枣树在通篇中代表守护光明的坚毅卫士,是文章借物喻人的意象,作者重复两句,是为了加强枣树的“重量感”,起到强调枣树重要意义的作用。
其次,是“尊重感”。这种分别的强调,凸显出每一颗枣树的独特价值,如果直接说是两颗枣树,那么枣树就被泛泛的理解成“只是枣树”,但通过强调,通过重复的“仪式感”,就像为立功的将领颁发奖章一样,是分别授予的,展现出他们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一种尊重每一名革命者价值的体现,这种尊重感,通过单独强调一棵是……另一棵也是的形式,体贴并巧妙的展现出来
第三,是“团结感”。正常理解,一课是枣树,另一棵可能就是别的树,但还是枣树,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棵枣树,并排而建,有“联手、团结,共同面对”的意味。在当时肃杀严酷的社会背景下,独木难成林,只有紧密联合,才能产生更强的力量,所以通过如此的句式,体现出了这份难得的“团结”
原句二: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分析:
首先,这是一句连接上下文,转移话题的句子。短短一行字,在布局上,分隔开前后两部分,简洁有力。夜游的恶鸟,象征着黑暗势力的爪牙,突然发出哇的一声,是恶势力的恐吓,也是反抗者的号角,有一种撕破寂静,直面对抗的转折感。在声音和动作上,同样具有转折的意味。鸟叫声“哇”是声音,飞过则是动作,这是一句有声音,有动态的描写,而文章前半部分整体是静态的,无声的,后半部分则是动态(青虫扑火)而有声的(我的笑声),通过动态打破静态,从无声转到有声,进行话题的转移,颇为灵活巧妙,自然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