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个词语更多是用来形容孩子的,虽然成人也需要成长。
这并不奇怪,因为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幼体都需要不断的通过代谢累积能量,在身高体重上增长,在智力水平上不断的提升。
人类在地球上是极其特别的一个物种。我们生命之初是如此的脆弱。
我们在婴儿阶段,是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生命,甚至比一株小草还要柔弱。小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然生长,而婴儿离开了妈妈连抬头的力量都没有,等待的只有死亡。
就是这样一个最柔弱的生命,将会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因为在成长中,孩子积淀了经验,提升了学识,当我们丰厚了智慧,圆润了生命,我们也就达到了个人进化的顶端。
成长,离不开环境中营养的供给。
人的成长需要哪些营养呢?
生理上的物质需求: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和各种维生素。这些因子一旦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在生理上按照内在基因调控,发生自然而然的本能性的生长,这一个过程就是内在生命密码打开解锁呈现的过程。
心理上的需要又是什么呢?知道狼孩的故事吗?
心智的成长,需要对话。
批判的对话只能让孩子长出挑剔的心智,冰冷的对话只能让孩子长出对抗的心智,嘲讽的对话只能让孩子长出冷漠的心智。
肯定的对话,能让孩子拥有自信的心智,鼓励的对话,能让孩子拥有勇敢的心智,温暖的对话,能让孩子拥有善良的心智。
怎样的对话,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心智。
愿望孩子拥有怎样的心智,就要与孩子发生怎样的对话。孩子身边的人、孩子亲近的人,正是通过对话与孩子发生心与心的连接,在不断地催发着孩子心智的成长。
生理上的发展如果出现障碍,就会出现机体功能的病态呈现,而心理上的发展出现障碍,则会出现心理机能的紊乱,最终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这个世界的情绪体验以及正常介入社会的程度。
生理上的损伤,吃药打针,可以对损伤处进行补救,然而已是不可逆的一种无奈的手段。
心理上的损伤,所带来的影响,会根深蒂固,持续在一个人的全部余生中隐隐作痛。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会遇到许多的挫折。这些挫折就像是小树,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暴风骤雨。可这其中的有多少是来自于父母不恰当方式的爱呢?
既然对话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滋养,那么就不要让对话成为伤害孩子的凶手。
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的是父母以为基于血缘关系的连接是可以克服情绪的阻挠,所以会在孩子面前毫无遮掩的直接表露,直面的表达对孩子的不满与愤怒,结果对话成了那双关闭孩子心门的推手。是什么让父母停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