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各地都会组织大小多次模考,考试结束后,班主任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析,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力争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更具针对性,在对模考进行分析时,学生常出现几个认识误区,若能及时进行纠偏指导,对后续复习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整体没考好,进而自我否定
分析不能简单化,模考既考应试状态,状态不理想,会影响发挥。目标设定过高,影响考试心态,也可能导致考试的整体失败。因此,要从心理、知识、能力、方法等诸因素中,寻找失败的原因。若是心理急躁,影响考试情绪,则需调整心理状态,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若心理状态稳定,更多可能是学科知识体系未能有效建构,学科能力不够,底子薄,而导致整体效果不理想,需要精心夯实基础,不好高骛远。
整体没考好,不自乱阵脚,分析前一阶段复习的各环节是否到位,复习计划是否落实,复习策略是否正确。跟紧老师复习节奏,落实、落细,调整状态,满怀信心,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学科考不好,认为刷题不够
学科没考好,认为刷题不够,要客观分析。如果知识本身不到位,原理不明,刷题就是浪费时间;如果是前者都到位了,增加一点刷题量能够提升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所以,要找准知识、能力还是方法的问题,也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而不能走入刷题误区,否则将进入刷题死胡同,既浪费时间,效果也有限。
三是,学科考不好,认为在学科上花时不够
时间是衡量,学科时间相对平衡,有利于学科平衡发展。从现在开始到高考前,更需聚焦学科关键问题,找准学科薄弱知识、能力与方法,通过综合试卷查找法、学科目录法、自身认知法等查找学科漏洞,理出学科增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专题专项突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越临近高考,时间越紧,越需统筹时间,不能顾此失彼。
模拟考试是对知识、能力、方法、心理等各方面的检验,模考后借助老师、家长、同伴力量,客观分析得失,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状态会越来越好,相信自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