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则是王昌龄、高适和岑参,其派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及与之相关的题材。
王昌龄善于用乐府旧题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景况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还能够捕捉到将士们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色彩斑斓,摇曳多姿,别有风情,浑然天成。王昌龄除了擅长抒写边塞题材外,他的宫闱、离别诗也写得特别好,《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二首》、《长信怨》等代表作脍炙人口。王昌龄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佼佼者,七绝的表现手法日臻成熟,可以说至此而体制大定,故而王昌龄有“七绝圣手”之誉。
高适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关注诗歌和文章。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皆不落前人窠臼,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他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情致委折,思想深刻,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之高,《燕歌行》、《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等篇章开一代诗风,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岑参青壮年时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曾两次出塞。他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篇中那种对士卒的深切同情,从《碛中作》、《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作品可窥一斑。总体而言,岑参的作品风格造意新奇,想象丰富,夸张大胆,热情奔放,气势雄伟,色彩瑰丽,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边塞诗派除王、高、岑之外,还有王之涣、李颀等,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亦是不朽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