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00,天刚蒙蒙亮,我一骨碌爬起来,预备送女儿上学。
按理说一般的学校大多数学生这个时候都已放假,但孩子现在正上高三,正是复习备考的紧张时刻,学校里抓得很紧。昨天她打电话回来告诉我说,她有点小感冒,头晕得厉害。我说,那你就请假回来呗,去看下医生,抓些药或者打打针。
晚上我下班回来,看见女儿已经在家了。那时候妻刚安排两个孩子吃过晚餐,孩子们在沙发旁边烤火边写作业。女儿脸色绯红,一脸慵惓。我便问她现在感冒是否好一点,她说不碍事,已经吃过一些药,现在好多了。她开始坚持晚上赶去上自习,我制止了她,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安心休息一晚吧。她又说,明早7:00之前必须赶到学校的。我说,没关系的,我骑车送你去。这孩子就是这样,生病了还担心耽搁了学习,刻苦的精神倒令人感到欣慰。
看到女儿,我每每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的生活。在我眼里,女儿似乎总是长不大,尽管她分明已经渐渐成人,而我却一天天老去。上高中时,我是多么的成熟啊,思想俨然更超前,更像个小大人的模样。而我现在看女儿的眼光,却老觉得她就是一个孩子,她的思想远没有当初的我那么成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错觉。我记得当年我每个星期的生活费是10元钱。每个星期回到父亲的住处,父亲照例要弄些好吃的。那时候家里有小孩念书的大人们都知道,学校里的生活是清贫而艰苦的,孩子们长期吃食堂,肚里又有多少油水呢?所以无论如何,一星期难得回来的这一次总是要加顿餐的。在这方面父亲自然是称职的,但是生活的压力又常常让他不免发些牢骚。有时候他的脾气并不好,用母亲的话说,他的心是好的,可猴子不吃人——生相难看。短暂的停留,我离开家返回学校之前,向父亲索要下个礼拜的生活费。他总是拉下脸,抖抖索索地从抽屉里或是口袋里摸出一张“大团结”,嘴里念叨道,鬼日的,这月我工资还没发呢,总是要钱!这让我感到有些委屈,仿佛做错了什么事一样,想着念不好书就更对不住家里人了。
许多年后,这些过往的点滴,仍像放电影一样,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在我身为人父后,又催我警醒,教我检讨。我每星期在给女儿200元的生活费时,不论自己心情怎样,我的态度是和蔼的,努力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我总会叮嘱说,不要怕花钱,饭要吃饱,想买什么菜就尽管买,生活上不用节约的!
我骑车带着女儿出了门,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冬日的早晨寒气逼人。女儿已将棉衣的帽子戴上,遮挡那丝丝的寒意。街上灯火辉煌,行人并不多,车流量也不算大。孩子一天天长大,她终究要有自己的生活,想到这是我为她能够做的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责任所在,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豪情。我又想起自己上高中的时候,班上的一位女同学的父亲,每晚骑自行车来接送女儿上下学的情景。与那位可敬的父亲相比,我做的实在有限。
我原来计划在家附近过早买些吃的,但女儿担心迟到,说到学校附近去买吧,一旦来不及,可将饭盒带到学校去吃的。我们赶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女儿看了一下表,说,时间还早着呢!她匆匆地下了车,道声“Bye bye”,转身向附近的一家餐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