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体情况
本组一共11人,其中两人请假,其他9人全部交了作业。大家的表现依旧很棒。谢谢大家把作业发到小组,给我找文章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 优秀作业
刘应勤
这篇文章写的很深刻,揭露了我们中的一些人总是在无能为力的时候祈求老天的保佑,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当我们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总会搬出一些虚无的东西来请求庇护。如果它没有应允,我们会大喊一声:“天要亡我!”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会这样的一叶障目,不自己去下判断,不自己去思考,而去把事情的结果归于一个虚无的第三者,如果事情失败了,那么大可把责任推卸给它,否则,会心心念念的觉得,菩萨显灵,自己的做法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其实不然,我们时刻都要记住,自己就是自己的守护神,我们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逼迫自己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做事。
好句:
依赖老天的保佑就是依赖奇迹。可惜,奇迹可以期待,却不可以依赖。你看到有人走钢丝有人攀珠峰,虽然有运气的帮忙,可你得知道,他们依赖的并不是奇迹。如果换了你我上去,必死无疑。 人们越是状况窘迫,越容易失去理智(虽然以前也不一定有)进而依赖奇迹。像快要溺水的人胡乱抓住几根稻草,就以为能够救命。糊涂的决策一旦做出会导致连锁反应,能及时止损的人少之又少。 依赖奇迹的系统是脆弱的,因为我们并不活在小说里,不能指望自己跳下悬崖而不死。 搞混能力和运气就会在该努力的地方松懈,却在该放手的地方使劲;错判概率的高低会在不应该的地方下重注,最终把人生变成疯狂的赌博。
三 作业点评
肖潇
肖潇这篇文章通过自己的实例介绍了什么是不争的生活。确实如此,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确实一种气质。要形成这种气质确实太难了,我在地铁上也非常看不惯哪些不排队的。总是觉得这人素质怎么这么差,而后那几分钟的好心情确实溜掉了。
想要过不争的生活,确实太难了。但是,确实我们幸福的归属。争就是比较,这个是我们要避免的大坑,记得笑来老师讲过一次反例,“如何摆脱幸福生活”,这里面就提到了,只要选择比较,那么幸福就会离你远一点。
愿我们再下一次“争”的时候,都自动运行一个弹窗,首先意识到自己在争,而后慢慢拜托掉它。
好句:
前不久我在书中看到科斯定律——资源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看到这个定律的那一刻,让我感到非常唏嘘。资源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那么有些竞争是徒劳无功的。因此,生活中的很多有关争的事情就变得更没有意义了。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属于自己的,别人争不走;不属于自己的,自己也争不来。
张鹏
张鹏这篇文章解释了一个大家常说的口头禅“命不好,怎么办”。他使用二分论告诉我们,命运这个词需要分开来看,运气是我们无法把控的,但是命是我们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这块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我们的命是由我们自己把控的。
所以,下一次再有人,跟你说命不好的时候,你要纠正他,其实你只是运气不好,这运气不能伴随你一生,更多的时候你需要意识到,你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
就像007的好多牛人一样,持续努力与输出,一朝就实现了月入十万,或者链接牛人。想法决定了你的视野。
好句:
比如,出生。一个人出生豪门并不是“命好”而是运气好,一个人出生寒门“命不好”而是“运气不好”。事实上,没有人一辈子运气好,也没有人一辈子运气不好。
慧果
慧果摘录了关于古典老师《跃迁》这本书的知识点。有很多点,都值得我们有很多践行去实操。比如说:抢占头部。找到社会的高价值区,以这个为基础,在结合自己的高优势区,来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记得古典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两个能力相当的人,一个人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工作,另一个则是在偏僻的其他地方,那么他们享受到的“高价值区”的环境完全不同,在五道口的人有大概率会首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好的环境比你想到的影响还好大太多,所以去跟那些让你更牛的人链接,去到最有潜力的行业中抢占先机,去学习更多牛人的著作,这些就是你提高优势的最好法宝,不难实现。
慧果还分享了很多佳句,我还没有时间一句一句仔细斟酌,但是推荐大家读一读她的文章,或许其中的某句话,就让你眼前的世界明亮了许多。
好句:
我学到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系统架构及站在知识的源头提问题。做战略上的勤奋,不做战术上的勤奋。
知识像房产一样都是有杠杆作用的。意识到这点是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的收获 。
张冲
张冲的文章是我最喜欢读的形式,小说。他把早上起床去单位这一件小事儿,写的活色生香,饱满生活化,可读性非常强。我好像通过文字能读出他起床时的困顿,忙完工作的满足。
他非常在意细节的描写,所以很好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他甚至都记得住自己穿了什么衣服和袜子,老吴嘟囔的一句话,足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在意生活的人,可以说是活到了极致。
好句:
光线很亮却不刺眼,心情好的时候,阳光也愿意和我交流。 靠着窗户,看着外边风景,好一会儿。
这是一个多次确认过的早晨,真好 。
蔡高小碧
小碧分享了她参加大学生涯教育论坛的几点感悟。其中,她谈到了“以终为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想要干的事情的结果为导向,那么结果一定会更好。或者说,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活,那么我们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终极思维,这样我们的行动就离结果更近了很多。
好句:
一位学者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把你的人生倒过来活,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能成为牛人。你可曾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 这个过程的差别在哪里?-这就是生涯智慧所在。 所以当我们“以终为始”,为了到达那个终点,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然后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坚持。
梦柳
梦柳这周的文章写的很美。不光是景美,更多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内心的平和和充盈。你从繁忙的生活中享受了一次慢生活,这种生活让你看到了美好的人,美好的物,使你对生活更加热爱。
对于人,你描写了包车司机的淳朴和热情,也描写打推荐自己小店的语塞。前后的反差,体现了他的真诚可爱。
对于物,你描写了极致的累会让你更加深刻记住当时的景致与感觉。这种感觉很微妙。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体验一把。
好句:
除了当地的人和事,通过旅行,我也更了解了身边的朋友,每一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特点,看懂了其中真诚的部分就会觉得迷人,即使和你不同。 通过一次旅行,大脑中多了对一个地方的画面,记忆里丰富了供未来品味的片段,同时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份喜爱,这些除了增多我们的经历和见闻,同时也是认识世界和自我,修正自己成为更想成为的自己的一种方式,一个人自成一个世界,充盈我们的有每一个当下。
清香
清香通过描述寿司之神八十多岁还在极致的坚持自己喜欢的事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其实这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状态。我们在熟悉了某件事之后,一般是有自豪感,觉得自己厉害了。然后就是调用大脑的偷懒系统,重复之前的模式,让自己在下一次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更轻松。而后,就是厌恶期,做久了一件事,实在没有任何的兴趣了,觉得自己在这上面耽误成长,然后想着转转行,做点别的有意思的新鲜的东西。
我们真的很难,在一件事上持续有输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国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能研究出东西来,因为他们耐得住寂寞,转换了心态,再该坚持的点坚持了下来,而后就是一个转折点,发现了生机。
好句:
作为常人,我们大多都会想,都这把年纪了,该有的荣誉也无法来更好的概括你了,你已经是在金字塔的人了,如果你还没有完美,哪还有谁呢?当然,认真想的话,他说的确实也没有错。就好像自然数永远找不到极值,完美也没有极值,你若要追寻,就算追到生命尽头依旧是个无底洞。
徐文晔
这篇文章写的很新颖,立意也很深刻。文章讲述了几个观点:1.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持续践行。2.生而为人,应该追求极致的自由。3.磨练与学习。
书中通过设计衣服这个例子,讲述了如果坚持自己的想法带来的自由和成功。这篇文章告诉我,如果自己的想法是对的,那么要一直坚持和持续践行,那么你享受的不光是成功还有那种极致的自由。很好的文章,欢迎阅读。
好句:
一种生而为人的自由。
生活在呼唤我,这世界如此亲切与可爱,自己渴望的世界也在生动的景色里面,想到这,心中的热血又在不时地沸腾。
专注且魅力地创造,那是我执着的状态,不断追求最高融合的境界,去提升自己,才能够成为山本大叔口中“一名成功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