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中枢,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21°56′至123°02′之间,北纬39°55′至40°56′之间。一个坐落在渤海东岸,南邻大连,北连鞍山,西毗盘锦的美丽宜居的新四线城市(有时也叫三线城市)。
这座地级市的城市,说它普通一点儿也不为过,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如东南沿海发达的县级市,甚至一个乡镇的水平。
说它不普通,也算不普通。它是我国第二批开放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它还是我国红十字会的发源地。
到了冬季,雪,自然是常客。特别是到了小雪大雪的节气,如果不下点雪,也会有失它的名份。这不,大雪刚到几天,就在昨天晚上,天空不声不响的非常吝啬的漂落了几片雪花,终归势单力薄,被强劲的东北风吹的灰头土脸,很难看出它本来的面目。
清晨起床后,我习惯地站在落地窗前向窗下望去,看见一处背风的地方好像是有些积雪,揉一揉眼睛,仔细一看,果然是,连地皮也没有封住。我抬起头,向远处再望,发现在东方的天边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灰色的云彩,我判断有可能是这片云彩送来的礼物吧!
我回过头来,看看时钟,已是早上七点多钟。这若在夏季,楼下的车和行人会出出进进,可到了冬季,特别是到休息日,人车流量明显地减少。但是也有闲不住的人。不一会儿,我发现有一位中年男子牵着一条狗,从我家的楼下走过。狗穿着衣服,走在主人前面,时不时地低下头,闻闻这闻闻那,动不动地跑到路边的树下,习惯地抬起一条后腿,挤出一些东西来。
我出生于农村,对于城里的小雪真是不屑一顾。小的时候,每遇到大雪,积雪厚度都要没过脚踝,有时还能遇到大雪封门,窗台堆雪,走在雪地上会发出嘎子嘎子的声音。自从来到城市后,这种景象就再也见不到了。
小时候,母亲虽然每天都为我们都准备暖暖乎乎的棉袄棉裤棉鞋,但到屋外去玩耍时,常常被刺骨的北风冻得瑟瑟发抖,脸蛋儿是红一块紫一块,手脚被冻得像猫咬一般。在那时,明明知道外面天寒地冻,可有几个男孩子能够抵挡住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打雪仗、划冰车时那种快乐的诱惑呢?由于玩的尽兴,直到把手脚冻得发僵,疼到心尖儿时,才能往家里跑。
到了家里,一盆红红的炭火,成了去寒的救命稻草,或者坐在土坑上,把两只手插到屁股底下,用火炕的余温消除寒威。
从现在的角度看,我们过去之所以没有今天耐寒,主要不是因为过去的气温低,而是因为那时的营养不足,身体的抗寒能力有限,再加上防寒的服装也没有如羽绒服之类的,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
在我看来,温度下降并不可怕,怕的是天空刮起大风,冷空气在大风的挟持下,打到脸上就像刀割的一般,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这就是自然,大自然的喜怒哀乐,我们无法去改变,只有应对和改变自己。
在农村,由于地表裸露,每当呼啸的北风来临时,总是尘土飞扬,有时刮得昏天地暗。
而在城市,一切都有了改善。家里有暖气,外出穿羽绒服。什么寒冷大风,一切都不在话下。
在营口,在我的记忆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冬天气温最低也只有零下十七八度,并且只有几天的时间。人们的境况,早已今非昔比。
今天,已是大雪的第七天,最低气温是零下十四度。
没错,零下十四度。
这个温度,要与内蒙古根河市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要与广东以及海南省相比,简直就能让南方人喝一壶的了。
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气候上的差弄,更重要的是,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为了顺利过冬,仅仅在取暖和个人保暖两个方面,平均每人每年就要比南方人多付出上千元的生活成本,更不要说每日每餐的饮食成本了。因此,每到冬季,作为我来说,都会十分羡慕生活在南方的人,他们天天生活在绿荫下,不用为过冬而费心事。
然而,我也听到几位从东北到南方定居的朋友说,他们在南方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时常也会十分怀念老家那种春夏繁花似锦,秋冬黄白相映,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是的,我的家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