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公布了数学测试的成绩,70以下7个。我想小丫怎么都在80分以上吧。
没曾想,回家后问她,她只婉转回答“和黄**考得一样”。
“一样是多少?”
“79分”
“怎么才考79分,这次都要倒着数了,预备班的数学又不难,这样下去以后不是更跟不上?不行的话,以后妈妈给你补补。”
“好啊!不过,要补课,得先看看你水平如何?”
于是,小丫把卷子拿出来,把错的几道题给我做。结果,5道题,我 错了3个。
“看看,看看,就这水平还教我?”小丫很得意。
我这才意识到不能对小孩子的成绩轻易下结论。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我们上学时大不相同,非常注重解题思路的过程。很多题目要求用巧算,如果答案正确,但并不是最巧的计算方法,就会被判定为错。
而且,据小丫讲这个考试的题型,之前并没见过,只要见一下以后就知道了。她们班考得好的都是在外面报了班学过类似内容的,当然一看就会,这能代表聪明吗?
小丫说“宝宝表示不服”,我也附和说“不服”。看起来,真不能想当然怪孩子,而是要了解来龙去脉。
参考书目:《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美]丹尼尔·伯勒斯、约翰·戴维·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