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立不教,坐不议。
虚而往,实而归 。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 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
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解释:鲁国的独脚人王骀,出身王族,所以姓王,倦怠言语 ,所以名骀。
骀就是怠,倦也。
王骀学养厚积,内心充实 ,讲学为生。
听过他讲学的已有三千人,同孔子的学生一样多。
王骀为人正直,年轻时犯过法,受刖刑斩一脚,所以独脚。
鲁国有个常季听了王骀讲学,心头不服,去请教孔子,提出疑问说:“那王骀算什么,犯有前科,斩成独脚,公然办讲座,同老师抗衡。
站在讲台上,不教不训, 随便聊天。
坐在会厅里,不议不论,偶尔插话。
奇怪的是听讲者都虚心,回去还说收获很大,所谓不靠言传而靠意会,真有那么一会事吗?老师怎样评价王骀这个人呢?”
孔子说:“这王老师大智大慧,是个圣人。
我只是来不及看望罢了,早迟我要拜他为师。至于那些晚生,学养比我还浅,内心比我还空,不去好好听讲,行吗?
岂止鲁国读书人,我真想率领天下读书人去听他讲学呢。”
常季说:“一个独脚残废人呀,竟能那样强烈影响老师,当非等闲之辈的了。
果真如此,他又是怎样运用智慧的?”
孔子说:“死生问题够大了吧,不会触动他的内心, 影响他的行为。
天塌下来,地陷下去,也不会使他有失落感。他不假借什么等待什么,所以内心安定,不随外物变化。
外物不管怎样变化,小变化双脚变独脚,大变化桑田变沧海,他都不理睬,仍坚守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