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牧斋《与王兆吉》之一文意:顾大韶的家事,我自觉是寒灰枯木,不为大章父子看得起,不敢漫然说话。你老人家德高望重,是乡人所倚重的人,能忍住不出片言分辨其中曲直?景文先生是顾家的至亲,能得到他的论断,玉书也要信服,其他人可想而知。为亡友又多话了,想必知己不会置之一笑罢了。
(5)牧斋《嘉禾司寇再承召对,下询幽仄,恭传天语,流闻吴中。恭赋今体十四韵,以识荣感》诗意:
典故:①胡引:帝赉,《商史纪》:高宗恭默思道,梦帝赍良弼,乃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启乃心,沃朕心。”说总百官,佐成商家中兴之业。
②胡引:当宁,[dāng zhù]处在门屏之间。宁,古代宫室门内屏外之地。君主在此接受诸侯的朝见。后以“当宁”指皇帝临朝听政。参见“當扆”。《礼记注疏 卷五 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公,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唐·孔颖达疏:“宁者,尔雅云:‘门屏之间谓之宁。’”
③胡引:四达,通晓事理。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④胡引:三缄,《说苑 卷十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⑤胡引:东除,《晋书 刁恊传》:恊与刘隗俱侍帝于太极东除。张衡《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拱黙,拱手而默默不语。形容不批评、无作为的消极保守态度。《汉书 卷七二 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⑥胡引:连茹,《周易》卷二《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⑦胡引:尧年,比喻盛世。南朝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天生宰辅,尧年致白虎之祥。”唐 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禹甸,夏禹时,分中国为九州,称为“禹甸”。语出《诗经 小雅 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后作为中国的代称。宋 方夔《苦热》诗五首之一:“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
诗意:1、2句,烽火战斗激烈,勤于政务的帝王有了危机感。3、4句,帝王求贤良急切,召见臣工就多了。5、6句,睿智聪明的帝王常常在休息之处,清审详问(我)。7、8句,议政时数次呈现在奏章,按班朝见有真切的记录。9、10句,找了(我)一些优点,以为我的学问为天下首。11、12句,帝王通晓事理,臣子怀有敬畏。13、14句,侍奉帝王应该谨慎,自己独居应该慎独。15、16句,帝王的见识不能掩盖,凶兆自有来源。17、18句,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暗自庆幸,隐居时意见频频出现。19、20句,散漫时占卜希望是吉兆,对于无关于己的事情总有积薪之忧。21、22句,一片忠心悬念京师,白头如许感恩帝王之奖。23、24句,(帝王)对我的知遇之恩古来少有,只好用百死之身酬谢大恩。25、26句,如今的盛时一定会长久,没有困难。27、28句,做完诗句,我对着镜子整理衣服,以示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