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又要到了,总有这么一群人,天天说“又是没复习的一天过去了”“又浪了一天好慌啊”,这种不学习的氛围让你也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自我安慰地想:大家都不复习,大家都考不好,那我没考好也没什么关系嘛!
拼命假装不努力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结果考试后发现,你确实没考好,但那些嚷嚷“没学习”的人呢?个个都拿到了高分。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一次、两次,单元测试、期中考、期末考……直到后来你发现,真正没复习的只有你,而那些“虚张声势”的人都是一边假装贪玩,一边背地里拼命努力学习的。
天那,何必呢?只是因为是竞争对手,就要用这种方式让别人放松警惕吗?
“不敢说我努力,是因为我怕被看出无能”
其实拼命假装不努力的人,内心也是紧张和害怕的。
——如果没考好,会有哪些原因?
——运气不好?不够努力?自己太笨?
原因很多,而拼命假装不努力的人,最怕的是最后一个。
从小老师就会说“这个孩子脑袋瓜挺灵光的,就是不努力”,这是老师为孩子成绩欠佳找理由。我们长大之后,自己也会逐渐意识到,承认“脑瓜不灵”这件事太残忍了,这威胁到了人的存在价值——拥有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的眼光下,“能力”都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这个“能力”其实包罗万象,研究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在生活中说起它时,我们总会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近乎个人本质的东西,而“笨”,就是对它的否定。
我们会竭尽所能维护“有能力”的形象——无论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一个每天熬夜才能考到90分的人,和一个轻松学习,考到90分的人,谁会被认为“更有能力”呢?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后者,甚至老师也会这样认为。老师们虽然赞扬努力、会帮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找到“不努力”的借口,但当一个学生非常努力仍然不够成功时,即便老师不责备他,心里也会有一声叹息吧!
为了制造一个“有能力”的形象,有些人就会一边拼命努力,一边又拼命假装不努力了。
所以,为了制造一个“有能力”的形象,有些人就会一边拼命努力,一边又拼命假装不努力了。这样,成功时,他们的成绩就更有价值,让人觉得“他能力强到不复习也能考好”,即便失败了,也能用“没复习”这样的借口打掩护,免得被别人觉得无能。
如果把对成功的向往画成纵轴,把对失败的回避画成横轴,那么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们就是右上角的矛盾体: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惧怕失败,对任务又爱又恨——这种人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中被称为是“高驱高避型”的人,俗称“过度努力者”。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拼命假装不努力。在坐标轴中,还存在着另外三种人:
拼命努力且不假装的人:左上角的“成功定向者”虽然渴望成功,但也并不害怕失败,他们不怕被嘲笑,只要能够真的学到东西。对这些人来说,学习真的会令人快乐。
拼命假装努力的人:右下角的“避免失败者”就跟上面的人相反,他们非常害怕失败,但又不喜欢学习,所以会一边假装努力,一边偷偷划水,幻想考试取消、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或骗自己“考试根本不重要”。
拼命划水的人:左下角的“失败接受者”是最“佛系”的,对是否成功漠不关心,考试也阻止不了他们拼命划水、放飞自我,这种首先自己放弃的方式,避免了别人对他们“无能”的评价。
成就目标理论:“成绩排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显然,拼命假装不努力,四处散播“不要学习,起来嗨”的言论,并不利于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会让人讨厌:这实在太做作了吧!
但其实他们心里也很难受:梦到考试失利而惊醒,怀疑自己的智商,害怕别人的评价……他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为在成绩排行榜的前列找一个位置。
成绩排名当然重要,但理解他们的焦虑,我们需要追溯到自我价值理论的前身——美国心理学家德维克的成就目标理论。
过度看重成绩排行的同学,关注如何超越别人,让自己显得最棒,这是怀有强烈的成绩目标的表现;而踏实努力、专注学习的人,关注的是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并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己,成绩排行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那么重要,这是怀有强烈的掌握目标的表现。
这两种目标各有优劣,但我们往往更敬佩持有掌握目标的人,他们不会“做给别人看”,而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关心学习。
我们往往更敬佩持有掌握目标的人,他们不会“做给别人看”,而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关心学习。
我们往往更敬佩持有掌握目标的人,他们不会“做给别人看”,而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关心学习。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类型的行为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关注知识与关注成绩经常同时存在。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的是“为何而学”,而不是完全偏废一头走极端。
况且,我们想完全抛弃分数也不现实。评价我们的往往是外部的指标:从小到大的成绩排名,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同事的升职加薪,邻居的有房有车,社会比较无一不在把我们往成绩目标的方向推着。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尚不会如此做作,因为那时候的孩子并没有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努力的意识,老师的夸奖也不会起那么大的作用。
越是长大、越是竞争激烈的时候,我们才越容易陷入别人的目光中,并为了维护自己“有能力”的形象而陷入“拼命假装不努力”的漩涡。
那该如何“拯救”这些痛苦的同学呢?
这也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多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排名和其他奖励;在我们长大后,尽量少跟身边的人进行比较,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用内心的充实而非外界的评价作为追求的目标——把“拼命假装”的劲头都用到真实的生活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