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鹰视狼顾,顺水推舟(《三国演义》)(以演义内容为基础)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罗贯中评:“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陈矫说他是“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冢虎之志,虽展露极晚,却实在宏大。
司马懿的谋逆之心,是何时发芽的?
建安六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曹操当时正任司空,派人征辟他去府中任职。然而,司马懿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于是推病不出。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后,强制让司马懿任文学掾。曹操常觉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心中忌讳,认为他不甘为臣下。但此时的司马懿不愿为曹操效劳,或许只是因为曹氏掌权,欺压天子,世人皆不以事曹为荣;另谋出路是他的目的。
曹丕篡汉,司马懿作为曾经的太子中庶子,备受信任,曹丕伐吴时,常让司马懿镇守许昌。此时的司马懿,位高权重,却仍有曹丕制约,谋反无望,不如为魏效力。
曹叡即位,司马懿身为托孤大臣,见御林军来时,他“欲令天子知其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如若存心造反,必然会想到天子此行是来试探,何必前来白白交出兵权?司马懿并非神人,并不会知道此后是否会被召回,这一举动如若是为了证明清白,岂不是太过冒险?所以,此时的司马懿仍旧忠于魏国。
直至再次领兵出征,沉淀了无数岁月的司马懿,在被曹叡抛弃的时间里,或许对魏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擒拿孟达、屡立战功,司马懿仍旧活跃,却逐渐在一次次与蜀军的对抗中变得更加保守。诸葛亮去世、曹叡身死,功高望重的司马懿拥有了更加强硬的实力。曹魏的皇帝一个接一个地英年早逝,司马懿的权力却稳稳矗立——这样的局面,即使是最单纯的普通人,也总会想到更加远大的另一可能。于是他顺水推舟,诈病赚曹爽,多米诺骨牌一般地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如同渐渐堆积的雪花引起雪崩,司马懿变成了他曾经不屑一顾的那个摄政天下的人,变成了曾经的能臣与最后的枭雄。
司马懿的成功,与他的心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他受人之辱,不动于色。听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他不屑一顾,认为容不下只言片语的人注定走不长远。面对诸葛亮送来的女装,他并未露出恼怒之色,而是觉察出了这一举动背后的缘由——无计可施,转行下策。于是他将计就计,最终取得了对峙的胜利。他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权倾朝野之时,司马懿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养精蓄锐,寻找突破,耐心等待。
司马懿对机遇的捕捉、自我能力的培养与稳定坚韧的性格铺就了他与他的子孙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路。洛水之誓与八王之乱固然是司马家族无法洗刷的罪名,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耐力值得今人借鉴与学习。正如习主席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