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一行禅师
转化痛苦的种子:如何转化根深蒂固的痛苦种子?一、集中播撒及灌溉幸福快乐的种子;二、持续修习正念;三、邀请忧愁、绝望、内疚以及渴求这些自己在过去不想接触的感受到来,像老朋友一样和它们聊天。
确认痛苦在心中:确认痛苦:吸气,我知道痛苦的感受、悲伤、忧愁、恐惧在我之内。呼气,我拥抱内在的痛苦、悲伤、忧愁、恐惧。此有故彼有。痛苦来自于我们接触到的一个过去的影像。事实是,我们是安全的,有能力享受当下生命带来的美妙。
末那识:追求快乐,回避痛苦。末那识是我们误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我”的原因。我们痛苦是因为掩埋在末那识之内的歧视与妄想。末那识的六个特征:一、它总是追求愉悦。二、它尝试逃离痛苦。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四、它会忽视痛苦的好处。佛陀说:没有受过苦难就没有学习的机会。佛陀成道,是因为他饱尝痛苦。痛苦就是道。借着痛苦我们得以看到了悟、慈悲与爱之道。没有理解、慈悲与爱,幸福不可能实现。正念帮助我们真正存在,觉察并拥抱痛苦,而不是逃离。五、忽视中道。意识会提醒末那识关于中道的智慧。通过正念呼吸,我们可以帮助意识深观,觉知末那识的所有妄想,并觉知存在于藏识的智慧的种子。当意识修习专注力(正定)的时候,专注的对象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彼此平等的。如果意识能够集中在这些对象之上,智慧自然会出乎意料地快速到来。六、尝试占有、拥有以及持有一切它注意到并想到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真正拥有的。
禅修,帮助转化末那识:有一粒盐,它想知道海水有多咸,一位高人回到了那粒盐,“亲爱的盐,你想知道海水的咸度的唯一方法是跳进大海。”那粒盐于是跳进海里,与海水融为一体,它因此全然觉知了海水的咸度。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直到我们成为他(它)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与某样事物有隔阂,就不能期望自己能够完全明白它。拆除了了解的对象与了解的主体之间的屏障,真正的了解才会发生。如果我们真正修习了慷慨,我们就不会说:“他一点感激之情也没有。”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需要了知自己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幸福。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家庭成员、社区以及社会人员所需的幸福条件。当我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就能知道怎么做。
追求平等的观念:分别“这”与“那”,以“这”对抗“那”,是诸多痛苦的基础。右手不会歧视左手,左手不会报复右手。修习正念呼吸,让无分别智显现。消除痛苦,首先停止喂养痛苦。
疗愈内心的内在小孩:五分钟不被打扰,观想内在的小孩:吸气,我看到自己是一名五岁的小孩。呼气,我对内在的五岁小孩慈爱地微笑。
吸气,我看到父亲是五岁小孩。呼气,我向五岁小孩——我的父亲微笑。吸气,我看到母亲是五岁小孩。呼气,我向五岁女孩微笑。
与内在小孩对话,帮助内在小孩释放痛苦:拿两个坐垫,面对面放好,自己坐在一个坐垫上望着对面,想想对面是一个三至五岁的小孩,然后对他说:“我的亲爱的内在小孩,我知道你在那里。你受伤害,我是明白的,你经历了很多痛苦,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我就是你。但现在我以成人的你与你对话,我想告诉你,生命是美妙的,有许多清新与疗愈的元素。让我们不在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之中,不再一次又一次地活在过去,体验过去的痛苦。如果你有什么要告诉我,请你告诉我。”然后你坐在另一个坐垫上。你坐着,或者躺下如一名三至五岁的男孩或女孩,以小孩的语言说话。然后你转到另一个坐垫,说:“我听到你的话了,我的内在小孩。我完全明白你的痛苦。但你知道,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是成人了。现在我们能够保护自己的了,我们甚至可以向警察求救,阻止其他人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而我们能够做任何事,不需要成人帮助,不需要任何人帮助。我们的内在非常完满,不需要其他人帮助我们成为自己。曾经,我们倾向相信,必须有一个人来扮演我们的母亲或者父亲的角色,但那只是感觉,并不是事实。我已经获得体验,我们内在已经有足够的条件实现自我,并不需要另外一个人同在,就让我们安享放松与自在吧。”
与自己和解:对他人愤怒只会令自己受苦。无良心:与所有人和解。修习深观是帮助开阔心胸直至无量大的唯一方法。一颗可以度量的心不是一颗真正的大心。真爱由四个元素构成——慈、悲、喜、舍。我们修习这些元素,能令我们的心扩展到无限大。
和解练习一:修习慈心禅。
愿我安详、幸福、身心自在。愿我平安,远离伤害。
愿我从愤怒、伤痛、恐惧与焦虑中解脱。
愿我学习以理解与爱的眼睛看待自己。
愿我能辨识与接触内在喜悦与幸福的种子。
愿我学习确认与了解内在愤怒、渴求与妄想的来源。
愿我懂得每天字样内在喜悦的种子。
愿我能够活得清新、安稳与自在。愿我从依恋与厌恶中解脱,但非麻木。
和解练习二:签署和平约章。如果我们自己、伴侣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不想受苦,不想受困于抱怨与对抗,我们可以签署“和平约章”。
亲爱的,我知道在你的内心埋有愤怒的种子。我知道每一次我灌溉这种子,你就会受苦,也会令我受苦,所以我发誓避免灌溉你内心的愤怒种子。我向你承诺。当然,我也承诺不再灌溉自己内在的愤怒种子。
亲爱的,希望你也能够作出同样的承诺。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请你不要阅读、浏览或者摄取任何会灌溉你内在暴力的内容。你知道在我的内心有一粒愤怒的种子,它已经够大了。每一次你说某些话或者做某些事情都是在灌溉这颗种子,我会受苦,也会令你受苦。
因此,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一些,不要灌溉对方心中的暴力与愤怒的种子。
痛苦的主要来源是我们内在的愤怒种子,其他人只是第二个因素。
和解练习三:给家人写封信。
和解练习四:默念三个帮助和解的句子
第一句:亲爱的,我感到愤怒,我在受苦,希望你能知道。
第二句:我正在尝试做到最好。
第三句:请帮助我。
可以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 纸条上写下这三个句子,然后放在钱包里。每一次愤怒的能量升起时,就拿出纸条阅读。那个时候,佛陀与你同在。
和解练习五:写一封和解信。写信的时候,用爱语。
我们没有必要沉溺于自己的心结之中,内疚不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过去的并未消逝,过去还以现在的形式存在着。如果我们懂得深入接触当下就能够接触过去,甚至改变过去,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修习正念,对生命微笑:吸气,我知道我活着;呼气,我对生命微笑。
了悟,成为菩萨:佛教有三个世界观:欲望与渴求的世界(欲界);有形的世界(色界);无形的世界(无色界)。当痛苦升起的时候,无论是愤怒、沮丧、失望,都留在那个痛苦的感觉中,并欢迎它的来临。即使这个痛苦没有名字,即使你无法为它命名,但确实是痛苦,就要做好准备,向它打招呼,温柔地拥抱它,与它和谐共处。
坦然接受被误解的现状: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你,都只是他们看事情的方式而已,对于我自己,根本没有任何苦恼的理由。痛苦由误解、愤怒、憎恨与无明造成。如果依赖别人去消除痛苦的成因,可能要等很久。我们应该更进一步,通过专注力与洞察力观察身边的人,觉知他们的痛苦,知道这一切痛苦源自他们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以及说话方式。如果你拥有理解与慈悲,你就不会痛苦。佛陀说:“这世上总有一群怀有嫉妒的人,他们尝试制造状况诋毁我们的声誉。这些人一定因嫉妒承受了很多痛苦,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应以慈悲之心善待他们。通过你们的修习,终有一天,你们会帮助他们醒悟,知道他们所做的并未能困扰走在灵修道上的人。”你是受一点苦,受很多苦,或者一点苦恼也没有,完全由你自己掌控,视乎你是否有智慧,是否慈悲,完全视乎于你自己。
像佛陀一样:觉者是指觉醒、具有正念的人类。安住在当下。不断滋养你的初心,在你的生命中坚持做一位菩萨,你将成为幸福的人,能够为很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