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时,人生有种奇异的感知,每年一到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来到梦里。一转眼三十多年了,好多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三十多年来,我爸坚持在这些时节去给爷爷奶奶上坟,让他们在“那边儿”也能有人惦记。
奶奶:善良朴实持家有道
奶奶是个大家闺秀,一辈子在村里没跟任何人红过脸,非常的善良朴实。家里住的房子一共就三间窑,记忆中,我和大姐跟爷爷奶奶住一间,二姐和弟弟跟爸妈住一间,另外一间当爸妈的厨房兼放粮食杂物,爷爷奶奶的厨房是院子里搭的一个小棚子,夏天在那里面做饭,冬天就可以在屋里做饭。就这样,奶奶仍然能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日子不太富裕的时候,也能给我们做出可口的饭菜。不得不说,奶奶做的饭真的很好吃,据她给我们讲,她娘家那一个大院子请工匠花了三年时间才修好,三年中,她们姐妹仨就是跟妈妈、婶子一起做饭来伺候这次工匠,这在娘家的锻炼让她能做出好吃的饭菜。奶奶过世多少年以后,爸还经常说我妈,熬了半辈子小米粥也没有奶奶熬的好吃。二姐比我大五岁,可我只比弟弟大两岁,据说我一岁多就断了奶,在农村那就是吃奶吃的时间比较短了,后来妈妈又生了弟弟。我是吃啥养大的呢?就是小米粥啊!每天下午奶奶都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在煤火上熬一锅稠稠的小米粥来喂我吃。到现在我也是每天晚上必须喝点小米粥才感觉是吃了饭。
奶奶虽然没上过啥学,可是人家出生在大户人家,家庭教养应该是很好的。听她跟我们讲,她的父亲是在外面做生意的,她的叔叔是中医。她父亲四十多就生病走了,病了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是一大箱子书。她父亲留了两条100%的羊毛围巾,后来给我爸一条,我表叔一条,爸爸戴了几十年,一直到我大学毕业,那条纯毛围巾被虫咬的都是窟窿才被淘汰掉。奶奶的父亲过世后,她的叔叔帮助她母亲把她们姐弟四人抚养成人。她们那种姐弟的情感相当浓厚。记忆中,到了农历七月农闲了,奶奶都会到她娘家去住上半个月,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就是要走山路步行,不仅她自己去,每次还要带上两个孙女。虽然她的弟媳成天不着家,她们还是每年都会去小住。奶奶娘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河,我记得奶奶早上起来,倒了尿盆,直接把尿盆拿到河里给刷了。我那老舅妈一辈子就是忙着打牌,家里都是邋里邋遢的,奶奶去了就忙着给收拾。我跟几个姐姐现在到了弟弟那儿也是这样做的。回来的时候,有时候表叔会把她送回来,那时候不像现在好多人家都有汽车,表叔就赶着一辆牛车把他大姑送回来。我奶奶会一个劲儿夸她侄儿:那柱儿(表叔的小名)可上心了,一路上紧紧牵着牛,前看后看,自己都不坐车,就稳稳地赶车。(牛没见过世面,走在马路上,后面来辆汽车可能就把它给惊着了,所以得紧紧牵着。)我这表叔也是得了良好的家教,记忆中,后来我奶奶跟她弟弟都过世了,我表叔每年七月还会去接她二姑(我奶奶的妹妹)去家里小住。爸爸也是从小受到熏陶,他都五六十岁的时候,逢年过节还是要步行十几里地去看望他的舅妈、二姨。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奶奶留给我们的就是做人的教养。记忆中,做人的一些基本礼数都是从奶奶那儿学来的,比如给人端水端饭要用双手,一群人站在旁边,如果你想通过的话,要从人身后走,不能从人身前走.......好多好多。
奶奶身体不好,记忆中她那毛病是腰腿疼,可能就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印象中她离不了去痛片,那种药好像几分钱一片。她的背驼的厉害,出门上个坡也是要拄个棍儿,大姐从小体弱,奶奶就希望她大了能当个护士,自己可以给自己打针治病,确实姐姐是当了护士,可是她还没当上的时候奶奶就走了。奶奶针线活做的相当好,爷爷比她大九岁,她总觉得爷爷会比她早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早早把爷爷老死需要的被褥、衣服都给备好了,她自己的却没有准备。她走的很突然,那段时间就是有些感冒,晚上睡觉也咳嗽,睡不好。那天晚上也像平时一样睡了,我上小学,也跟着一起睡了,大姐上初中,作业多,睡的晚,她睡的时候看着奶奶安稳地睡着了,心里还想着总算能睡个安稳觉。半夜爷爷起来撒尿时,发现奶奶倒在了一边,过去一摸,已经没气了。赶紧叫我们起来,爷爷穿上衣服出去叫爸妈,我到现在仍然记得,我抱着奶奶还没凉的身子一个劲地摇了又摇,叫了又叫,可我们再也听不到她的呻吟了。其实那一晚大姐睡觉前,奶奶很不舒服,一会儿让姐给她拿水,一会儿拿尿盆,可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要离开我们的前兆啊!就在那一夜,七叔家生下了一个女儿,农村人说这叫转世投胎。前年弟弟结婚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大家说七叔家这个闺女已经30岁了,我们才意识到奶奶已经离开我们30年了,可我们一直就觉得她就在我们身边,我跟大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梦中更是经常相遇。
爷爷:笑眯眯的文化人
奶奶就这样走了,一下子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一个很大的支柱,她走的那年虚岁70,留下了虚岁79的爷爷。我那爷爷一辈子就没做过饭,最多也就热个饭,从此他就只能跟我们一起吃饭了,爷爷吃饭有个大碗,每顿饭妈妈都是把第一碗给他盛出来,差我们给他送去。他一生的习惯很好,不挑不拣,做啥吃啥,每顿都是那一大碗。后来姐姐考上卫校,到县里上学了,只剩下了我跟爷爷睡那个炕,冬天晚上的时间很长很长,村里还经常停电,实在是闲的慌,每天晚饭后我都抱着爸爸那个算盘让爷爷教我打算盘。爷爷在村里是个文化人,那年头可能也没上多少年学吧,但是他会写毛笔字,会打算盘。他过世多年后,四叔都一直让我看家里那个牌位,是爷爷用小楷毛笔写的。爸爸低调,从不说这些事儿,四叔说村里没有别人的毛笔字写的比爷爷好。我的小学上的很混乱,村里有个民办老师,教了好多年,但后来就不安分了,今天去干这,明天去干那,村里的代课老师来了一个又一个,教的都不行。但我会自学,小学就把书上的知识都背会就行了,而且爷爷教会了我打算盘,就那小小算盘,那些代课老师哪里会教?爷爷的块头比爸爸大不少,我们老马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天塌了也不会耽误我们睡觉。奶奶活着时常常不无担忧地说,你爷爷那么重,等他老了摊在床上了,你们几个人都扶不动他。妈妈说爷爷走路每抬一下脚都在问年纪。可我的记忆中总是那个笑眯眯的爷爷。那时候家里穷啊,一毛钱就可以买十块水果糖,也不敢随便买啊,我从小就懂事,过年别人给的糖啊,谁家结婚给的糖啊,家里来了亲戚给的两块糖啊,我都不吃,专门攒起来,拿个袋子装好,放在奶奶那个柜子的底层,不能让弟弟发现,爷爷岁数大了以后,嘴里估计总是没味儿,我就会时不时从柜子里变出来一块糖,喂到他嘴里,他总是一边吃,一边笑眯眯地说:“我这娃儿可真亲啊!”
奶奶走后,爷爷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后来也就出不了门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年痴呆了。腿脚也不方便了,每天就坐在按炕沿上,嘴里有时候念念有词,连我也不认的了。烦躁的时候他就坐在那里拍手。尿盆给他放在家里,可他还是把大便拉在地上,可拉完了还知道拿个盆给盖上,有时候也拉到裤子里。爸爸没有一句怨言,拉到地下了就回来盖点土铲出去倒了,拉到裤子里就回来给换了,裤子拿到河里洗了。我心疼爸爸,有时候也帮着到河里洗爷爷拉了大便的裤子,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三四年级啊,比我闺女现在还小呢。爷爷走的时候是一个春天,那年他82虚岁,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有个亲戚家孩子结婚,爸爸没敢离开家,妈妈带我跟二姐去参加婚礼的,我们下午回来的时候,爷爷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了,应该就是昏迷状态了,据说上午隔壁院子里有个老太太来看过,对爸爸说:“用儿(爸的小名儿),今天你可不能离开家,你大可能快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是给爷爷脱了衣服,安顿他躺下,可等我们吃过饭,爸爸去陪他睡觉时,发现已经不行了。妈妈一个人打着手电出去叫二叔七叔四叔来帮忙,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已经躺下了,二姐跟着妈妈帮忙,不让我起来,弟弟没心没肺早就睡着了。给爷爷出殡的时候,据说奶奶就要跟他合葬在一起了,奶奶的棺材是被挖出来了,我哭着要跟着去坟地,被几个亲戚给拉住了。我们那农村的讲究是小孩子不能去坟地的,不吉利。后来听妈妈跟别人说,我以为跟着去还能看到我的奶奶呢。
那年头吃的用的都很紧缺,啥也没有,如果像今天一样能有元小爱益生菌,没准儿我的爷爷奶奶还可以多陪伴我们几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永远都记得那个穿着灰白色有大襟布褂的驼背老太太把两块水果糖切成四半分给我们四个孩子吃,永远都觉得屋里那炕沿上还坐着个笑眯眯的老头子在对我说:“我那娃儿可真亲啊!”这三十多年,爸爸逢年过节都给他们烧纸摆供,让他们在“那边儿”不受罪。
又是一年清明时,像我们这个岁数,有些人可能都给父母烧纸烧了好多年了,我们双方父母都还健在,身体也还说的过去,这就是我们很大的福分了。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日子,能陪父母尽量多陪陪他们。不能在一起的日子里也要多惦记他们,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开心幸福。
今天是父亲的生日,用闺女的话说,祝福我的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