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当前,我省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短板,深刻认识营商环境的经济发展生命线地位,全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答好营商环境这张“考卷”。唯有优化营商“软环境”,方能提升发展“硬实力”,为经济发展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营商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在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程序、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做到服务前移、“马上就办”,真正让企业“最多跑一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做到办事不见面、业务不断线、服务不掉链。破除政策门槛,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营造互利双赢的高质量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要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要强化“乙方思维”,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积极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自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多做暖企、惠企、扶企的实事,针对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堵点、痛点、难点,提供精准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重商安商亲商的市场环境,真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精准定责,把责任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以不断强化的责任感带动提升服务质效。
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营商秩序。要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畅行法治,行稳致远。只有监管公平公正。市场主体才能公平竞争。要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减少人为干预,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强化法治思维,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让依法经营的企业得到保护、受到尊重。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