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
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
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
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
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
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
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
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
                                                                                  ——题记     
“小孩兒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曾经的儿歌,记录了传统年俗的味儿。

                                              精神
    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年是温馨的。一家老少围坐桌边,聊聊天,叙叙旧,谈谈心。
    温馨就是那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就是走在街上乡里街坊见面道着过年好的那种氛围
    其实在这说那没多,年味是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物质
    在人们的记忆里,炮竹也是代表春节的好物质,在漆黑静寂的夜空中,不仅仅只有霓虹灯在夜空中闪烁,而且还有爆竹在天空之中绽放光彩。
    对于大人来说,守岁到十二点准时放鞭炮,也才算辞旧迎新。大年三十,凌晨十二点。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里,过年的仪式感,让人对新的一年肃然起敬。

                                                                                               
                                精神与物质的结晶
    年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但精神是无形的,似乎可有可无;物质是有形的,自然必不可少。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轻视精神的意义,也就会漠视相关的文化,乃至于对于民俗所承担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毫不关心。

    不闻爆竹声,不尝酒肉桌,不觉年味岁岁淡。然而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微信红包,可以旅行过年,可以不看春晚,也意味着我们的选择变多,从单一走向多元。到底是时代变了,那些年传统的年味儿,就让它留在温暖的记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陈小可 年前身边的同事常叨叨,不喜欢这种工作到年底,放假直接就过年的节奏,因为只有年前和家人忙进忙出、筹备年货...
    陈小可r阅读 529评论 0 5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诺兰齐阅读 1,137评论 0 1
  • 春风蹁跹吹月曲,青烟涤荡蘸花香。隆冬的雪,覆盖着苍茫,雪野枯草摇曳,大地僵硬的失去了欢悦,眼眸中的馥郁盈满远...
    雪狐狸阅读 627评论 4 2
  • (一篇几年前的旧文,借以回味一下逐渐失去的家乡年味) 年三十的早晨,天还没亮,就被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
    方雨FY阅读 1,623评论 3 3
  • 旧时年味 谷少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王安石笔下,过年...
    谷少语阅读 627评论 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