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进行了一场对我意义重大的谈话,直到凌晨2点还意犹未尽,总结下来我收获很多:
1. 极度开放,开放是指头脑上的open mind,对新的事物和想法以及人不排斥没有隔阂。
2. 不要轻易下否定的结论,而要找可实现的方法。
3. 遇到问题,遇到事情,多问:目的是什么? 目标是什么?这能让自己在发散的思维中,抓住最重点的东西。
4. 替换自己的语言,将对自己的否定判定,改为问自己:我要如何解决?How to …?这真是一把万能钥匙。
这些是已经发生的转变,相信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因为这篇文字代表改变已经发生。
终极之问
想了20几年这个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我愿意接受的答案。记得和朋友在印尼巴厘岛旅游的时候,我那位很酷的女神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我很不理解。另一位朋友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尝试各种挑战一直成长,我半信半疑。这个问题,我放在一边两年不想再去思考。直到今天我体验过一些事情之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有了一些进展。
关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分别连续问自己这两个问题的对比:
那又怎样? vs 我要如何能够?
当我试着思考一个问题,然后连续问自己那又怎样,越问越感觉到冷淡和无所谓,得到的结论是,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
后者得到的推论是,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
而我最喜欢哪个答案?
我选择了后者。
是啊,换个问问题的角度,答案就完全不一样 了。
沟通的迷思
近期和一位朋友的交流出现了问题,我之前觉得和他说话太累,他也一样。哈哈,到底什么情况呢?我看事情会更多关注到后面几步如何做,好处是能够多想几步,但坏处是未来不可预期,容易一不小心沉入细节,忽略最关键的地方。
极度开放,不封闭自己的想法,不封闭自己的头脑去理解对方的观点,不去急着否定对方,在无法获得对方的确切想法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更多的方法去提问去引导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当对方不耐放或者有了情绪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让对方自己理性起来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
当对方攻击自己的时候,跳出来,或者暂停。
关于成长
我看到了她的成长。我们很像。
翻译原则翻译经济学书籍。
对人好奇,内心敏感体察,一语中的,她是我眼中的作家。
今天才开始发觉写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不应该是为了交作业逼着自己必须在某一天之前写完一篇文章。而是思,感,我想,我行动,觉知之力发动带着满满的思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就从笔尖和键盘下流出的生命乐章,我在写作,我在谱曲,我在哼唱。那怎么挡也挡不住的想要表达的愿望,那无论写出来如何,是否会有人看,点赞,评论,都不去害怕和期待的坦然和无畏。因为没有关系呀,比起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比起我可能会面对的伤害,我现在更在意我要如何把心打开,坦然的面对自己和现实,趁早进化成新版本的自己。
关于灵性
我们天生拥有感性和直觉,那是灵性。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直到朋友说起,然后我回忆我去体察,才发觉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当我难受觉得压抑的时候,身体已经告诉我,我不想要什么,当年我在北京,本来是可以当笑来老师助理的助理,本来可以和我男神YY老师一起工作的时候,我后来选择了放弃。除了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我的身体感觉也告诉我,我放弃是当时做的正确选择。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