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膛火一笑,远方的客人就要回家。”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摘自《舌尖上的中国2》

灶台在家乡是那样简单而原始的方式,一间宽大的柴火房,一把铛亮的砍柴刀,一个古旧的灶台,一前一后一大一小的铁锅,外加一个火灰格子,当然还有一把小板凳,木头墩子做的,门后堆满了柴火,屋檐边上一缕青烟时常飘着,后门边还有一汪清泉水,和一把葫芦瓢。

很早的时候,家里的灶台就是这样,几十年过去了,家里的灶膛火仍旺着,灶台的主人仍在喜欢这样古老的灶台样式,像一个不肯离去故乡的故人,存满了成长的记忆。时常会想念那样的味道,总是寻着味儿,偏爱灶台上端出来的食物。山风一味,独具一格。

围坐在灶膛火边上取暖的日子,有些远了。冬日里,灶膛里的火就像太阳,从头到脚地暖,时常坐在柴火灶台边的小板凳上,看着阿嬤煮饭的样子,那样闲聊来去,感受着过日子的家常。

有时候,我会成为阿嬤的小帮手,看着火候添加柴火,灶膛火哗哗响,像笑声,阿嬤说它笑了,远方的客人要来了。我常想阿嬤是多么富有,把生活过得那么哲理,灶膛火里的笑声就是阿嬤的心里话。灶膛开火,笑声满膛,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渴望,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寄寓。

看着周围的公鸡相斗,阿嬤说:“我说客人要来吧,你看鸡都打斗了,它们在欢迎着。”鸡斗着,附和着灶膛火的笑声,深深烙在心里。灶膛火变成了由来已久的迎客临门的象征,那只属于故乡。

过年了,灶台边的小板凳上,多了许多孩子,那是叔叔家的小公主,卷缩在婶婶的大腿上,牙牙学语的跟着阿嬤对话,灶膛火的四周,很暖和,小公主很舒服地靠着,不一会就睡着了,暖暖的脸蛋,阿嬤看着心里乐滋滋的。

灶膛里烧得旺,一盏橘黄的日光灯下,映射出一个家的味道,桌上满是丰盛的食物。一家子,父亲,母亲,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小叔,小婶子,还有孩子们,还有最重要的灶膛火主人阿嬤,小小的一间柴火房里,热闹极了。

茶余饭后,阿嬤带着孩子,嬉戏着,孩子们采着火花画胡,阿嬤说晚上小孩子准尿床,其实说的是孩子玩太高兴了夜里容易做梦。

越冬时,阿嬷的火篮子总是捂在手里,灶膛火烧开了,便成阿嬷取暖的火种。那火篮子暖得阿嬷舍不得离手,表层的火不够了,用手翻一翻,好似火种烧不尽。

躲藏在灶台边的炊烟,一缕缕的散发出亲人归来的味道,阿嬷的念想也伴随着这灶膛火的声音,日复一日,那是一种对爱的渴望,成了一道风景。

时常离开家里,会想念阿嬤的味道,灶台前的一家子。走进城里的那些年,回家的时间少了,但都不曾忘记,灶膛火里的笑声。

近些年,日子好过了,屋顶上的那一缕青烟未曾停过,生活好了,阿嬤却不愿丢开灶台,因为阿嚒忘不了灶膛火的笑声,只有这样才像一个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寒冷的季节里想到了火,那往昔岁月中灶膛的火,那在风箱拉动下的忽明忽灭、忽红或黄、忽高忽低的火,以及连接灶膛的炊烟、...
    雪琴吟阅读 4,432评论 0 0
  • 一 楔子 阿斋是被他娘捡回来的。 那是隆冬腊月初八,雪片又密又急,从苍穹到地皮,冷冬如编织着一块快厚实的白布。阿斋...
    李古阅读 10,283评论 1 4
  • 【每日一禅】当种下种子,不必期待看到开花结果,在种下种子的那一瞬间,果已经存在于种子里,因果不虚,等与不等,都在那...
    素境SUJING阅读 1,131评论 0 0
  • 也许在我一生下来的时候,结果都已经注定了。 小的时候朦朦胧胧的,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当父母把我从村里的小学带到城里...
    第三个礼拜日阅读 1,605评论 0 0
  • 常用命令show dbsuse <dbsName>show collectionsdb. .find()db.cr...
    辉叔不太萌阅读 7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