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天气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微博、微信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获取的信息越发碎片、同质,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愉快,似乎在慢慢被遗忘。
但因为坚持在简书更文,我每天阅读也成为一种习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本心仪的书,展开与智者的对话,既能清心养性,又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是多好的闲情逸致。
传闻有一次某个读者给蔡澜写信,说自己生活非常不堪,想要去死,但又放心不下年幼的儿子,期待蔡澜能给个机会见见他,为他指点迷津。
然而,蔡澜则回复到:“这个世界上,比你更值得同情的人有很多,如果你常看我的书,就该知道,我能给的意见,绝对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不如去读古书吧,对人生的探讨,都给他们写尽了。”
其实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方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也唯有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才会与一本书心意相通,更懂得什么是执着。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请董卿谈一谈对“读书“的看法,她说:“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简单吧?没有一个字是不认识的,可能小学、甚至不用小学的孩子都能读出来,但让我们写,写不出来啊。它面上的极简和背后所包含的情怀以及高度,让人赞叹。
我从来不觉得书有直截了当的治愈功能,不要抱着目的去读书,但开卷有益从来都是对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它们都写在书里。人这一生要经历的挫折和坎坷,太多了!如果不如意了,就去看看书。”
后面当记者再次问起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时,她说是刘瑜写给女儿的信。刘瑜那一封《愿你慢慢长大》,刷爆了网络:“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我国南宋诗人尤袤在论书时曾经有一段连珠妙喻:“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当读一本好书我会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沉思,时而叹息,时而流泪,时而微笑,跟主人公同悲同喜,这是感情的释放,也是心灵的洗礼。当你孤独烦闷的时候,书是你最好的朋友,它会陪你度过,让你忘掉一切不快。
“阅读”这件事,在每年的这一时间都热闹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