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发愤的草莓
新年伊始,小伙伴们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年目标,开始大步向前跨。年目标里少不了习惯的内容。养成习惯,必须记录,其中记录次数的,大家称之为“打卡”。
所谓“打卡”,原是职场常用语,指的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现在已经引申到习惯养成领域,可表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记录。
通常大家见到的“打卡”方式是这样,若干个归属于某一天的格子,那一天有完成就打勾,没完成则打叉或直接不打勾。
日子久了,难免无聊。本来养成新习惯就蛮费劲了,打卡还如此单调,就更没意思咯。有没有想过,把打卡的过程变得有调性一点,让养成习惯的过程更有“趣范”?
这里,给各位提供几款好玩的打卡方式,让您的习惯养成从此好玩起来。
乐高叠叠
乐高没有人不知道吧?这种可以千变万化的玩具也可以用来记录打卡喔。
你可以准备100块乐高组块和1个底板,每完成1次习惯,就在底板上加一个组块,最终把这100块组块叠成一座“小房子”。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边感受“小房子”从无到有的惊喜。
纸上成图
这几年开始流行小方格纸,你可以找来一张,在上面勾勒出你喜欢的图案,或者是数字也行。比如,今年是2017,你就纸上用 勾边的方式画出2017,贴在墙上。往后,每次习惯完成后,就往图案中的一个格子涂色。
慢慢地,这个图案就会呈现出来。如果创意够棒,这些图案还可配上多种颜色,看起来就更美了。这一种打卡相对简单,像是打勾式打卡的视觉化。
你还可以画一个或若干个爱心桃的图案,等到习惯养成时,这也是一幅画,可以送给你喜欢的人,是不是特别有意义呢?
瓶子装珠
平时喝某些饮料,余下的空瓶子扔了可惜。如果不想扔了,在打卡上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同时,你还可以装备一批量的珠子,样式形状随你喜好,五颜六色更好;如果珠子难找,一批量的小钮扣也行。
把空瓶子洗干净放在桌上,代表习惯养成的初始状态。每完成1次习惯,就往其中投放1颗珠子。习惯持续的次数越多,瓶子里的珠子就会积攒得越来越高,因为颜色多样,看着就赏心悦目的。如果瓶子靠近窗台,当阳光穿过瓶子时,又是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这样,摆在桌上既是文艺青年范的装饰,又起到每天提醒自己养成习惯的作用。一举两得,一石双鸟。小小提醒一下,如果家里有年龄小的孩子,这些色珠,钮扣的小玩意要注意放好。
种棵大树
你还可以去网上买个树干形状或图案的墙贴,对,只要“树干”,把它贴在墙上,再入手一批量树叶形状的便利贴。
每完成1次习惯时,就往树干上贴树叶状的便利贴。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颗“树”在你的习惯养成过程中,逐渐长大长大,长成茂盛的样子。当你100天习惯达成时,原本光秃秃的枯树变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瞬间成就感满满。
这款打卡方式还适合和小孩子一起玩,帮助他养成一个好习惯。
双人pk赛
最后这款适合双人一起打卡。很简单,就是把打卡的记录单加上名字栏,写上两个人的名字,比如你和室友,或者是你和爱人。
可以约定每个星期的习惯养成必须达到几次,谁的每周打卡量达不到这个次数,就提交300元作为两人共同的基金(多少钱当然可以自己定)。等到月底,这笔基金可以一起去吃喝玩乐什么的,或者买书也行!
两个人结伴一起打卡,是不是多了别人监督的眼睛,你还敢偷懒吗?当然,你还可以多个人一起玩,如果是大学生,把室友都拉起来也行,前提是三观一致,喜欢成长,不然对方不能理解,气氛就变味 。
有发现吗,上面这5类打卡方式,有3个共同的特色:
实现可视化效果
增加打卡仪式感
创造好玩的体验
这些全部都是在给习惯养成过程加分。你也可以按照这三点特色,自行设计更有意思的形式。除了上面这5种以外,比较有趣的打卡还有利用习惯类app,微博记录,100天倒计时图(某宝有卖)。后面这几类就不赘述了,节约你的时间。
生活本来就苦逼,为什么不来点好玩的。 就像白开水透明无味,喝的时候找点柠檬片加进去,有淡淡的味道和让人心情舒畅的亮黄色,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让新习惯扎根在身上,这个养成的过程需要讲究技巧。最后来个点子众筹:如果还有什么新鲜热辣的打卡方式,欢迎留言喔!和更多的小伙伴分享你的创意吧!
————
嗨!我是发愤的草莓,推崇“蜜蜂般学习工作,蝴蝶般感受生活”。
85后上班族双娃辣妈,三线小城活跃分子,爱手绘的个人管理达人。
5点码字助你省时、省力、省心,2015年至今创作干货类文章超过60万字。
文章入选LinkedIn领英的新书《你从未真正拼过》和橙子学院的新书,个人新书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