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主题,当你写下它的名字,就近乎就要流泪了。
关于父亲,可以说得太多。
之前听到一个比较泪目的笑话:我们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妈我衣服呢,妈帮我拿下鞋子,妈今天吃什么,妈我今天回家晚点等等。
而我们和爸爸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爸,我妈呢?
看完这个笑话,我有点儿心酸,父亲,越来越觉得和母亲同样的伟大,同样的为我们付出很多,而在我们心目中的存在感却很低,至少在我心目中是这样的。
每次和父亲打电话,都事先想好要说些什么,因为在我看来,父亲是个不爱说话,又比较严肃的人,家里人都特别尊重又敬畏他。
“爸,你吃饭了吗?在做什么呢?”
“我吃了,你吃了吗?”
可是,他给我们说话的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对我们深切的关爱。
多年前吴伯凡曾经说过一句话:严厉的父亲对儿子常常有一种刻意掩饰的期待和疼爱,在儿子面前表露出来的却是苛责和失望。这导致了父子间的一次次大冲突。
父亲在别人眼中一直是个很混账的人,事实上更多时候我把他当成极具浪漫色彩的人物。
小时候,父亲会领我见识当时新潮的事物,用录音机给我播放稀奇古怪的音乐,觉得最拉风的时刻就是小学放学,父亲骑着Honda摩托,带着墨镜,梳着大背头,载我飞驰在小镇上,一路歌唱。
现在出现在眼前的父亲,是一个略微有啤酒肚,眼白泛黄,带着笑意欲言又止,已露出老头子初级形态的男人。
父亲每天要喝半斤白酒,午晚各一口杯。朋友聚会时喝得更多。
同每个父亲酗酒的家庭一样,许多伤害,争吵,眼泪,无需一一赘述。
少年时代倔强的我觉得和他的斗争将永无休止,从高二起甚至没有怎么再和父亲说过话。
我怨他,恨他,怪他。越这样想,我越是刻苦的读书。
我要离开他,离开这个家。
儿时回忆的一个片断:
当年送我去天津电子大学读书。该办的事办完了,该逛的逛完了。
火车在站台,父亲在窗外,即便离开,他亦无言,我亦无语。和母亲在车厢里闲话家常,依依惜别。列车广播开始提示送行亲友需离开。
母亲下车,我一直同母亲招手,余光看父亲,他一直没有挥手。
就在火车快要离站的时候,父亲突然大跃步上了火车。他来到我的面前,伸出手紧紧抓着我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几秒钟的颤抖后,他说:“一个人在外边,坚强点。”便松开手,然后头也不回快步下了车。
我已是泪流满面。所有的怨恨与误解,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离那列火车启动的时刻,已经八年那样遥远。
美好的回忆大概到此为止。
我和父亲之间不再有裂痕,所有往事就像故乡的江水般缓缓入海,云淡风轻。现在的父亲,让朋友们觉得有趣而慈祥。
其实父亲还是那个父亲。
只是现在,我开始理解,一个傲气的男人,被时代折断脊梁的那份痛。命运无法预见的急转直下,胸臆难舒的惆怅,多少个奋发的青春过往,多少的斗志昂扬,二十年后只能于这小小一樽里,杯酒浇愁。
亲情有多少痛,只因为当时年少不懂。
当时年轻气盛摔门而出发誓绝对不会活成像他这般德性,如今在近乎千公里外,想想,大概早已经被父亲感染了,学会了要在这个不被理解的社会里,不畏惧地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每一件事。
是啊,父亲在变老,我们在长大,但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是最伟大的,是无可取代的形象。
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会因为各种琐碎的事情而不能经常回去看望他们,而他们却在等着我们。
我想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我的父亲很平凡,很严厉,但我很珍惜,你陪我长大,我伴你变老。
祝你父亲节快乐,祝你还可以祝父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