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Memento)是一部特别烧脑的悬疑电影。
电影主人公被袭击之后发生失忆,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的事情。失去了新建记忆的能力,大脑永远停止在过去,永远停止了知识更新。
他是如何构建一套记忆系统来辅助自己生存,来为爱人复仇呢?主人公靠着纹身、纸条这些线索来作为外在的「记忆碎片」,用这些碎片复原他的过去,还原事情的真相。
我们对于知识记忆可能没有像主人公那么极端、那么短暂,但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辛苦记住的知识很容易就忘记了。
所以笔记就像是电影中的那些外在线索,就是我们的「记忆碎片」,在我们忘却的时候,还能帮助我们拼出知识的版图。笔记就是我们构建的人工记忆系统,来补足我们大脑的不足。
但是笔记绝对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照片」,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刻录而已。如果像上面图片那样做笔记,什么都觉得重要,无差别地把书画了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
笔记不应该只是对知识的翻拍,而应该是个人思考的自拍。很多人喜欢自拍,晒朋友圈,记录我们的时光岁月;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大脑「自拍」,对自己的思考、灵感「自拍」,留下自己思考的记录。
一条Q&A笔记就是一张自己思考的自拍照片。我们如何自拍呢?我们今天就具体介绍如何制作一张Q&A笔记。
干货与湿货
在讲如何做Q&A笔记之前,我们先换个角度来看待书和笔记。
之前课程中我们反复说过,我们作为读者在读书过程中应该尝试和作者进行「对话」;反过来,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尝试和读者接上头、对上话。
蹩脚的作者往往是在「自说自话」,让读者读不下去;而高明的作者会不知不觉把读者带入到他预设的情景中,和我们叙述一个故事,解释一个现象,证明一个结论等等。
作者尝试和我们对话、叙述的时候,其实是面对一叠事先准备好的幻灯片,幻灯的内容就是书的「干货」,每一页幻灯就是作者想和我们讲述的主题,一系列的主题按照一定逻辑构建成了一套幻灯课件。
这些主题可能是一个概念,比如什么叫做「论语式读书」;主题也可能是一个故事,比如说「黛玉葬花」等等。
高明的讲者,幻灯片上的文字一定很精炼,绝对不会照着幻灯念每一个字;而是在幻灯精炼的文字提醒下,和我们讲述幻灯以外的例子、数字、故事等等,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所要阐述的干货。
而这些幻灯之外的旁白、注释,在我看来,相对幻灯本身这些「干货」来说就是「湿货」。这些湿货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干,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消化这些干货的。
所以在我看来,书是由干货部分和湿货部分构成的。干货就是精炼的幻灯片,湿货就是幻灯片以外的内容,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幻灯片的内容。
读者的笔记,作者的幻灯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一本书的话,那么笔记是什么呢?其实笔记就应该是那些幻灯片;如果我们在「湿货」的帮助下,已经理解了作者的干货了,那么我们其实是没有必要在笔记中再花大量篇幅记录这些湿货了,湿货其实是我们应该挤出去的水分,把书读薄了;除非,我们觉得这些湿货很精彩,有助于日后帮助我们理解干货,再有选择地记录。
读者的笔记就是作者的幻灯片。不像老师上课,会把上课的幻灯片作为课件直接拷贝给我们,或者打印出来给我们;作者在写作的过程,是干货湿货混杂在一起呈现的,是不会直接告诉你哪些是干货的;读书需要我们读者自己去区分、判断哪些是干货、哪些是湿货,笔记本质就是还原出作者的幻灯片来,然后在作者的幻灯片上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思考。
做笔记的过程也特别像自己给自己划重点的过程。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给我们「划重点」。但是离开学校以后,没有老师帮助了,我们会自己「划重点」吗?
离开学校,我们考试自学或者读一些不是为了应试的书籍,需要自己给自己「划重点」了。但是很可能,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老师了,自己没有「划重点」这个能力,也没有去刻意去打造这个能力。
这就导致了我们面对厚厚一本书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读完以后干货和湿货混在一起,重点不突出,导致我们看完书之后好像什么都有点印象,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而做笔记的过程是还原作者幻灯片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划重点的过程。只不过划重点的人不再是别人,而是需要你自己亲自去划重点。
这个能力不自己练习,永远不会自然而然地拥有,我们不可能永远依靠别人来帮我们。做笔记就应该是在刻意练习自己「划重点」的能力,读书抓要点的能力。
Q&A笔记
如果从这样全新的维度来看待书籍和笔记,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作者在书中隐而未现的幻灯片还原的过程,就是作者干货知识点的还原。
那么,我们知道如何做幻灯,就知道如何做Q&A笔记了;做Q&A笔记就是在做幻灯,只是不用考虑什么字体、颜色、排版而已。一切都是极简风格,专注于内容,少关注形式。
我们首先来了解幻灯片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上图区域A就是关于这张幻灯的主题,主题可能是一个概念,一个理论,一个故事等等;而下面区域B部分就是针对这个主题具体展开的答案。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个Q&A的笔记示例。在形式上,是不是特别像幻灯片?
问题部分(Q)其实就对应了幻灯片中区域A的部分,也就是干货的主题;而答案部分(A)其实就是对应幻灯片中区域B的部分,是对主题的展开,也是对问题的解答。
如何设置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具体地做一个Q&A笔记。Q&A笔记是由「问题部分」和「答案部分」组成。首先,我们来看看Q&A笔记的「问题部分」怎么做。其实只要两步:
明确主题
将主题变成疑问句形式呈现
我们用一本书来举例。《最好的告别》是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所写的畅销书。这本书讲述的主题是关于衰老和死亡。
中国人对这些话题往往非常避讳,我们也特别缺乏关于衰老死亡正确科学的教育。特别是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去思考这些,觉得离我们很遥远。
今生若比永恒长,那么不考虑这些问题无所谓;但是在我医生工作中,见到太多衰老和生离死别,而绝大部分人都因为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导致做了很多错误、后悔的决定。也正因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能正视衰老和死亡,才知道生命的意义,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在世上活着。
书中有一个主题是讲到了现在人平均寿命延长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步,我们通过目录、标题等等很容易就能确定作者主题是关于「平均寿命延长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步,我们只要把主题用疑问句的形式提出,就变成了Q&A笔记中问题的部分——「平均寿命延长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而书中讲述的「具体影响」就是书的干货部分了,是对这个问题具体的阐述。
如何写「答案」
如果我们的笔记做得像Word而不像PPT这种幻灯形式的话,就特别容易做成「摘抄式笔记」。把作者的话整段摘抄或者复制到Word里,虽然省事了,但是只是完成了「信息存储」并没有完成对信息的精炼、加工、提纯,信息并没有变成我们的知识,这样的笔记是无用的笔记。
Q&A笔记是PPT,不是Word。PowerPoint(PPT)和Word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PowerPoint是有Power,同时也有Point的。
Point:PPT分要点、分条目呈现内容;Word是整块文字呈现;
Power:PPT文字精炼概括;Word文字详尽、繁杂
所以在制作Q&A笔记中「答案部分」,也是分为两个步骤:
拆分:把干货分要点、分条目呈现
精炼:把干货用尽可能简短的语义表达
信息经过这样加工的过程,才变成了我们的「知识」;读书拆下来的砖头,经过这样笔记的环节,砖头才从作者的头脑搬到了自己脑袋里。
拆分
我们还是拿《最好的告别》做例子。上面这张图就是截取了书中关于「平均寿命延长所带来的影响」这个主题的部分内容。
洋洋洒洒一堆文字,根本没有要点不是吗?如果这样看下来,你会觉得好像都懂了,但是又模模糊糊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因为作者把干货和湿货混在一起讲了,导致好像重点就不清晰了,读完没有太深印象。
如果笔记对作者内容不做任何加工,只是选取部分内容摘抄的话,本质上就是「剪报」而已。如果只是做摘抄式笔记,只是把句子摘抄进Word里,同样也还是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
了解细节,梳理结构
但是PPT的形式就让你必须去主动概括要点,拆分成一个个要点去呈现,把干货凝练出来。下面就是我针对这部分主题做的Q&A笔记
作者其实是从老人的社会地位、老人和家人关系、社会和个人应对衰老等方面对「平均寿命延长的影响」这个主题进行了阐述。
Q&A笔记中,我把这部分内容拆分成各个要点;并且每个要点里也进一步拆分成更细的要点。这样的梳理,让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就像有效笔记「5R标准」中所要求的,这样的笔记也方便我们日后回忆(Recite)和思考(Reflect)。
并且在这样的拆分过程中,也能更深理解作者的内在逻辑。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看不明白,用思维导图一梳理就非常清晰了?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进行了拆分。而这里,我只是用「大纲」的形式,用文字的形式对大段扥文字进行拆分,达到梳理的目的。
一本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进行拆分,我们会觉得好像都懂了。就像高手打一套拳,我们初学者在旁边观看,之后总觉得自己都会了;但是轮到自己下场演练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很多细节并不会。
我们只是「参观」了房子,没有进一步拆解,导致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考试读书复习,觉得自己会了,到了考试却被打脸的原因。
Q&A笔记就是用「拆分」的办法,让作者不是把一套拳一下子打下来,而是让作者做「分解动作」,把每一个动作用慢动作演示出来,这样我们才可能模仿、习得之前关注不到的细节;并且可以把精力专注于一个动作,重点击破。等每个动作都细致地学会了,串联起来,不断练习就学会了整套招数。
掌握本质
作者介绍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往往会用一句话对概念下定义。而我们往往以为对这个概念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了,就觉得是掌握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一个概念也进行拆分,会更深入掌握概念的本质。在之前我们论语式读书的时候,是用5W2H的方式和作者对话的。在做Q&A笔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很顺畅地按照5W2H的结构拆解故事、概念、理论……可以把概念拆分成几个重要的构成成分,概念的内涵和外沿是什么。
同样,一个理论也这样进行拆分的话,我们就会了解它的适用情况是什么?它是受到什么理论的影响?适用的范围是什么?人们对这个理论的批判是什么?赞同的又是什么?支持这个理论的论据是什么?
当我们这样一点点拆分的时候,对一个概念、对一个理论的理解是纵深的,是深刻的。而不再只是机械地阅读或者摘抄一整段文字而已。
而考试会丢分的原因,就是对很多概念、理论模棱两可;碰到傻傻的记忆题,或许你只是会背定义,还能应付;但是碰到所谓比较「灵活」的题目就傻眼了。
为什么题目「灵活」?「灵活」在哪里了?不就是出题人知道我们学生对概念、理论的本质掌握不好,题目里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情况,我们就不会了;题目里提供了一些无关信息,我们也跟着被带偏了。
而Q&A笔记帮助我们认识这些考点的本质,理解深刻了不仅仅是更容易记忆,更是帮助我们更容易应对那些所谓比较「灵活」的题目。
发现联系和区别
Q&A笔记的「拆分」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概念和概念,理论和理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我们学习两个概念X和Y,分别对他们进行拆分。
概念X的定义是由A、B、C构成的;概念Y的定义是由A、B、D构成的。经过这样一拆分,我们很容易发现概念X和概念Y在第1点和第2点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也很容易发现,概念X和概念Y在第3点是不同的,这就是概念之间的区别。
而如果只是把概念X和概念Y两个概念的定义背得一字不差,你也很难发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拆分」让你对概念、理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容易形成概念之间的网络。
考试时候也最喜欢考察我们这些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不应该是考试的时候遇到考察这些混淆概念题目的时候,我们才现场来想,来思考;如果我们在平时做笔记的时候,经过拆分概念,就能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考试的时候考到的时候,不再是「惊吓」,而是「窃喜」!
精炼
Q&A笔记我们已经拆分成一个个要点之后,我们就要对每个要点本身的内容进行精炼、概括、总结。我们都知道一张幻灯片上如果文字特别多,是不适合展示观看的。不能把PPT当作Word来用。PPT不是写字板。
而在每个要点上刻意精炼、概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了对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将信息变成了自己知识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PPT容纳不了太多文字,就逼着我们不能用作者原话,而是要自己去改写、概括、精炼,能够用很简单地用几个字、几个短语、几句话去概括一个观点。
而要做到这点的前提,就是我们不仅要对书中的内容理解了,并且是理解到一定深度了才可能概括、凝练作者的话。
这样对作者内容的打磨、揣摩,是摘抄式笔记所不可能达到的;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加强了我们的记忆,为日后回忆奠定了基础。
Q&A笔记就是作者的幻灯片,作者就是对着幻灯向你娓娓道来,用幻灯之外的例子、数据、故事来帮助你理解幻灯上的内容。
制作Q&A笔记特别像在编写一本考试辅导书、教辅书籍。好的辅导书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教科书,节省我们的时间,因为里面满满都是干货知识点,把书中所有水分都挤掉了;好的教辅书籍会比教材本身更生动易懂,因为里面还有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例子、感悟来帮助我们理解干货知识,甚至会联系别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所以好的Q&A笔记也是如此「精炼易懂」。
喜出望外的Q&A笔记
反馈
书不会说话,不会亲自告诉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考试复习,读完教材你觉得你会了,但是真的会了吗?不一定。
直到考试的时候,才由考题来告诉你,你不会!但是为时已晚。如果不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个人成长或者兴趣而进行的学习阅读,那我们更很难有准确及时的反馈了,往往是自己觉得自己理解了就算作理解了,直到应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掌握。
如果我们身边就有一个私教老师,随时可以告诉我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那多好啊?因此建立一个反馈体系特别关键,不依靠别人而能够自动反馈的体系,对个人成长非常关键。
读完书,我们打算去记笔记的时候,就意味着「我觉得自己知道了」!否则,如果我们不理解的话,是不会去记笔记的,而是会反复看书直到觉得自己理解了,才会去做笔记。
但是如果只是做「摘抄式的笔记」,我们复制黏贴书中的内容就好了,还是获得不了任何反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
而做Q&A笔记的时候,不能再是简单被动地摘抄了,而是要主动地去拆分、精炼;这时候经常会遇到「卡壳」的时候。
比如发现无法逻辑清晰地拆分成一个个要点;或者虽然心里明白作者的意思,但总是要一大段话才能表达,无法用精炼的「幻灯片语言」进行概括、总结。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动「反馈」。
Q&A笔记在告诉你,其实你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懂」;这就是良师益友在提醒你应该返回去看书中相应内容,直到能顺利把Q&A笔记完成了,才是真正明白了。
如果你读的书是考试教科书,这个反馈就避免了你在考场上失分;如果你读的是个人成长类书籍,也避免你在应用的时候碰壁。如果我们身边都有这样「导师」多好啊,Q&A笔记建立的反馈系统,就是你这样的良师益友。
简洁的力量
Q&A笔记让文字不再是堆砌成一团,而是需要学习者主动去梳理、拆分,成为有逻辑的一条条要点。这个主动的过程,本身就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为之后记忆打下良好基础;并且这样的梳理,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而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效果才是最好的,才不是死记硬背。
Q&A笔记让知识条理、脉络清晰,本身就便于我们理解;并且也方便我们日后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不需要再找出相应书籍去重新看大段的文字了,一劳永逸!
除此以外我们想想,「是记忆大段文字容易,还是只是记忆少量关键词更容易呢」?文字的精炼也让我们对知识内容一目了然,需要记忆的量也大大减少了。Q&A笔记就是把大段的话,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述,只要记住关键词之后就把握了关键,其他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补充了,大大减少了我们记忆的负荷。
所以,之前一直在强调,记忆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回忆这一个环节上去打磨,而是在读书、笔记这些环节就已经开始为后面的记忆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了。
谨慎你的重复
重复塑造了你和我。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的事情,重复的动作塑造了你和我。如果我们每天在不断地重复抱怨,抱怨就融入了我们生命;如果我们每天在无聊地重复刷朋友圈,或者刷公众号低质量的信息,这些也在侵蚀我们的生命,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言行。
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我们的重复,因为这些重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但是,正是因为重复的力量巨大,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利用我们的重复,让这些好的重复为我们埋下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品行。
Q&A笔记就是一种有益的重复,是一种刻意练习。不仅仅让我在笔记中凝练了作者知识的精华,更是锻炼了我的思维。因为在做Q&A笔记过程不断在刻意练习「拆分」和「精炼」,锻炼了我的概括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让我更加容易从别人写的文字或者所说的话中,抓住他们的重点,总结要点,把一些「湿货」去除。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如何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很多概括能力好、逻辑能力强的人也教不了我们。
这些似乎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学。其实,「无他,但手熟尔」!掌握了制作Q&A笔记的正确办法,不怕现在起点低,只要不断在每天刻意练习,刻意重复,假以时日,能力自现。
在反复做Q&A笔记的过程还有很多我意料之外的「副产品」,也让我喜出望外。制作Q&A笔记的过程还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Q&A笔记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地先亮出主题。
这个主题可能是你的观点或者你想表达的话题;之后答案部分,就是针对这个主题逻辑鲜明、言简意赅地表达。长此以往,会让你的写作、说话也习惯这样严谨的结构,比如在介绍Q&A笔记,我就会说:「今天我要介绍的主题是Q&A笔记对我的帮助,我会分别从以下3点来具体说明,分别是1.xxx 2.xxx 3.xxx」。
「结构化思维」让你的表达非常清晰,让别人很容易就迅速抓到你想说的;同时,这样的结构也让你的思考非常清晰,方便你组织语言。
延展性好
我们对书中知识的认识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的笔记必须也是可以有迭代、优化空间的。因此,笔记的可延展性非常重要。
还是拿刚才《最好的告别》的Q&A笔记为例。笔记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照片」,应该在知识上加入我们的思考。但是一些思考不是当时发生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产生的。
比如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想到「平均寿命延长之后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影响吗」?以前知识更新慢,我们学校学到的知识往往足够应付到我们退休了;而现在不同了,信息飞速发展,靠着学校这点知识是根本不够我们吃老本的,根本不足以应付我们的工作生活,所以必须学习。
并且现今香港的人均寿命已经83岁了,即使我们60岁退休,还有20多年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如何度过呢?即使退休之后种点花花草草也是需要学习的啊。如果不学习,我们可能和子女都没有共同语言,会被远远被时代抛弃。所以学习真的已经不再是阶段性,无论愿意不愿意,学习都是终生的了。
复盘
最后,我们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书就是作者对着干货PPT和你娓娓道来。Q&A笔记就是我们去还原作者的PPT,抽取干货,挤掉水分。
制作Q&A笔记就像是在做PPT,而不是在写Word。
制作「问题部分」,只需要确定主题,然后用疑问句形式呈现即可;
制作「答案部分」,需要拆分和精炼。「拆分」就是将干货梳理结构,拆分成要点,分条呈现;「精炼」就是用凝练的语言呈现干货内容。
Q&A笔记能给我们及时反馈,告诉我们是否真正「懂得了」;
Q&A笔记加深我们的理解,降低我们记忆的负荷,锻炼我们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让笔记不仅仅是「知识的照片」,而是「个人思考的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