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故交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失而复得

这几天,因为偶然听了于秋璇的“渔舟唱晚”,突然动了再弹古筝的念头。取出被封存的古筝,拂去灰尘,也要弹奏这首曲子。

无奈,久不动手,一切都生疏了,连一度自认为烂熟于心的谱子都记不住了,要从头开始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恢复记忆。那好吧,我对自己说,那就每天练习一小段吧。

这一小段也挺折磨人的,忘得几乎到了看一眼谱子才能弹一下的程度;手指僵硬,弹出来的音儿根本不是耳中所听、心里所想的;缠的指甲总是觉得不对,拨出来的居然有杂音……可以想象,弹出来的不会是乐曲,几乎只能是噪音。偶然连贯起来,还会因为少了滑音、颤音,干巴巴的没有了韵味。

我一度以为,我失去了这首曲子,失去了古筝的技艺。

想起古筝老师说的话:要慢下来,才会快。只有每个音都弹对了、练熟了,自然会快。心里感到惭愧,因为上课的时候没觉得这句话有多么正确。

我努力回想上课时的老师讲的重点,逐步进行练习。手指练习,每个手指多次重复拨弹,直到每个手指能够灵活的到达应该去的琴弦,弹出想要的音来。调整胶布的位置,增大拇指指甲的倾斜度,刮出来就没有了杂音;大臂用力,胳膊自然地起落,没有酸痛感就是用力正确。

到了第五天,那首熟得不能再熟的曲子终于完整的从我的手中流淌出来。每一个起承转合、每一个抑扬顿挫,与我听了上万遍的曲调几乎吻合了,这种感觉,就像找到久违的老朋友,发现友情仍然深厚一样的欣喜若狂。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学习没有目的

大约是五年前,在送女儿上补习课时,我开始学习古筝。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学乐器不是都是小孩的事吗?

我也知道为什么别人会问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接近四十岁了,没有靠这个成功的希望;有工作有家庭,也没有什么压力。

当时是为了不浪费等候她的时间,内心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学习乐器的梦。随着一点点学习,我更加喜爱古筝这件乐器。

来上课的除了我以外都是孩子,有的五六岁,有的十几岁,他们有的要参加特长考试为了将来升学有帮助,有的是为了从小学习才艺,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几乎没有像我这样没有目的,只是爱好而已的,可我也是上课最积极的。

我学习的速度很慢,在一年多的学习中,只有“渔舟唱晚”这首曲子算是从头到尾弹下来了。后来,参加了老师组织的汇报演出,算是一个小结,女儿的补习班也换了地方。我的古筝学习告一段落。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偶然弹弹,没有连续练习,再后来干脆收起来,以至于再拿出来时已经落上了灰尘。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学习就像交朋友

“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我其实一直没有答案。而这次古筝的重新练习,我觉得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学习的过程就像交新朋友,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一旦成为朋友,就再也难以忘掉。好朋友即使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再见面还是亲切如往。

我学到的知识是我的朋友,学习技能使用的工具也是我的朋友。温习知识和使用技能的时候,恰如访问老友,问题解决,友情加固。

我喜欢古筝的缠绵悠长,我爱上“渔舟唱晚”,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付出时间,热爱,是学习的动力。

老友也需经常联系,再度练习之后又能重新弹奏整首曲子让我欣喜,这份欣喜,就是答案。

谨以此文激励自己继续在写作的路上努力,某一天,写作会成为我的另一位老朋友,带给我不断的惊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乐器简介: 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0,134评论 3 5
  • 小时候喜欢冰冷的冬天吃着大雪糕洋洋得意满街转,冻红的嘴唇和麻木的手指赤裸裸感受冬天的犀利。 觉得自在,觉得美。 稍...
    曹小力阅读 2,635评论 0 0
  • 在17年初以前,我经常在想以后年老的日子会怎样。作为一名单身狗,以后不结婚,养一只狗吧,养金毛还是阿布拉多,...
    文宝宝家的敏宝阅读 2,166评论 0 0
  • 亲爱的咪贝, 这个小长假,我们一家三口待在一起,没有发生任何争执和别扭,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真好!依稀记得以往,爸爸...
    葛瑛阅读 1,079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