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历史上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其隆也盛,其衰也疾,让后世充满疑问和好奇。
墨家盛极一时,绝非空话,儒家代表、亚圣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中说: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法家开创者韩非子在《显学》里也曾有云
“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家、法家都是当时最主流的学派,江湖地位能得这些学派扛把子的由衷认可,可见墨家当时之盛。
墨家也是当时主流学派,按“儒墨道法”之说,墨家仅在儒家之后,屈居次席。为什么这个名盛一时的学派,后来急速衰落,甚至完全销声匿迹?连公认为客观、公正的《史记》,也仅有寥寥数言的记载: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
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如此草草,一笔带过,明显不符合墨子、墨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墨子,宋国人,一说鲁国人。出身也有争议,一说是农民出身,一说是贵族后裔。墨子曾学习儒术,但慢慢发现儒家的一些思想和自己的主张有很大冲突。比如儒家主张久丧厚葬;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墨子却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主张过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气质不符,只能互相祝福,最终墨子放弃儒学,另立新说,开墨家一派。
墨子主张尚俭节用,及兼爱非攻。墨子特别着重“利”和“功”,尤其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评估一切价值的标准,合乎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有价值;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的“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对百姓没有直接用处或有害的事物都要将其节约;墨家认为国家人民的最大问题,是国家人民的互相斗争,而互相斗争的起因,在于人民的互不相爱。墨子因而提出兼爱之说,兼爱能利人利己,为了阻止斗争,墨子提出“非攻”,反对战争,更付诸行动,研究防御战术。
相传,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还找来大名鼎鼎的鲁班制造攻城的机械,。墨子得知此事,马上前往楚国,还事先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此去楚国达不成目的,就让自己的大弟子和三百名精壮的墨者为宋国守城。
墨子见到楚王,先给楚王讲了个故事,“有个人现在想丢弃自己的豪华马车,偷邻居的破车,扒掉自己的华服,却想偷邻居的破衣,大王怎么看这样的人?”楚王虽然明白墨子的意思,但仍然不肯放弃攻宋。墨子见状,知道必须给楚王来点干货,才能真正灭了他的念头。就和鲁班斗法,在沙盘上做起攻防推演。鲁班攻,墨子守,演练了九次,都是鲁班大败。墨子一鼓作气,直接亮出底牌,“楚王你还是放弃攻打宋国的念头吧,我来之前已做好准备,如果我回不去,或者楚国执意攻打宋国,我的弟子们一定会帮宋国守城,大败楚军”,最终,楚王果然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墨门弟子,也非常值得一提,不仅是思想统一的学术组织,更是有着极强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的组织。墨者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公输篇》有记载:
“墨子之说楚王曰:‘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淮南王书》也说:
“亦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墨家弟子,特征明显,纪律严明,“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有自己的道义追求,专门扶弱抗强,他们能生产各种威力强大的战场武器,但只提供给被欺负,被攻打的一方。进攻方出多少钱,都是一个态度,“对不起,大爷不卖”。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及其严格和感召力的管理机制。墨家门徒把组织最高话事人称为“钜子”,在《孟子》中可考证的有孟胜、田襄子、腹䵍等人。墨子虽然是墨家第一代领袖,但并没有担任过钜子。墨子以后,所有墨者,必须服从钜子领导。“鉅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一则关于钜子孟胜的故事,很能说明钜子在所有墨者中的地位。
孟胜曾为楚国阳城君守城,楚肃王因故要攻打阳城君的封地。局势不利,孟胜认为自己必须以死殉城,孟胜弟子徐弱极力劝告孟胜,再等等,看情况是否有变,但孟胜拒绝,最后徐弱自杀以示忠心。孟胜令三个墨者杀出城外,传钜子之位于宋国的田让(田襄子),然后自杀,当时就有一百八十人随着孟胜自尽。奔出城外的三人,转告田让后,也自杀随孟胜赴死。
钜子虽在墨家中的地位崇高,但在墨家严明的家规、纪律面前,同样被一视同仁,“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所有墨者必须遵守的家规,相传钜子腹䵍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赦免,但腹䵍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杀了自己的儿子。
墨子不仅是擅长制造、不输鲁班的能工巧匠,在其他科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很有贡献。在墨家经典著作《墨经》里曾科学地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动”与“止”的定义。关于杠杆原理,亦提出了“重”、“权”(力)、“称头”(重臂)、“称尾”(力臂)等概念。《墨经》中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在当时就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他还提出了“粒子论”的雏形,关于“端”的论述,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细分的最小单元。
我国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就是对墨子在科学领域贡献的一种肯定。此外,墨子曾和牛顿、伽利略、冯诺依曼,一起在科幻巨著《三体》里被提到过,虽是虚构的科幻小说,但能在某些场景里,和那些国外主流科学巨匠并肩提及,也是肯定墨子科学贡献的一个很好证明。
墨子及墨家之所以从盛极一时,到默默无闻,应该和他总是支持弱势一方反对强势统治的理念主张有关,再加上所率墨者,既有组织纪律,又有实战能力,为人所忌惮、排挤,也就不能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