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后来懂取舍的时候,已经很不早了,以至于错失很多。我习惯于按部就班,一定要按照顺序来,一定要按照秩序来, 否则浑身上下非常的难受,主动跳进固化思维的逻辑里。
比如上学时候考试,一定要先选择题再填空题再写大题,及时不会也要花尽时间才肯放弃,以至于上学时候我把握不住得分。后来大学毕业开始就业,我不知道什么叫行业前景,不明白应届生需要爱惜羽毛慎重而行,只知道谁钱给得多就好,好了毕业半年即失业。后来上班又评判不清舒适重要,还是简历的添砖加瓦重要,我又选错了选了舒适,不到半年我开始不适应处于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事业规划又因而生变,到我毕业2年半的时候我才知道选择比努力重要。我才开始起步,同学们的事业已经有所积累,好在不是很晚。
以为选定了行业,选定了板块就做了万全正确的选择,其实不然我还不会事情的优先级排序。我不知道什么是重要,什么是紧急且重要,谈不上任何的时间规划与安排,反正就是一切按照先后顺序来,所以前半年我的工作成果几乎是无所得。无数次领导问什么着急的事,我都没搞,我总以为是被找茬了,其实不是是我没有判断是否重要的基本能力。后来我开始尝试学会取舍,每天列举待办事项,自行评判是否重要是否紧急,先紧急后重要,紧急重要最先。这个取舍并不一帆风顺,那个时候的我并不具备大局观,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原点,时常判断失真,但比不取舍不判断的时候强了很多。大概半个月开始有效果,判断越发接近,也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逐渐将取舍观放置于我的个人生活上,首先是工作上的转机,我不盲目的冲,我问自己要什么,既然要事业向上,那好就要舍弃舒适。一旦进入取舍的状态,就很少做真的后悔的决定,哪怕是生活在做减法,我也觉得是日渐趋紧我理想的生活。我想到在买房的时候,我跟胖子也是先做取舍再做决定,首先必须是现房离我上班近买得起,舍弃了增值学区地段优越,如果当时我们含糊不清可能现在也没有做好决定。
非常高兴近一年我学会取舍,受益良多,虽迟却不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