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一年很长很长,因为要上两个学期的课,过两个假期,中间还有一堆节日。小时候,又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一天要上好几堂课才放学,回家还有很多作业写,于是时常盼着自己能快些长大,好脱离苦海。长大后,虽然不用再上课、写作业,但是每天要工作,在职场忙忙碌碌一天后才回到家。可是,不同之处在于:成年后,觉得似乎时间比以往过得快多了,一天天飞快的过去,一年倏的一下就没了,转眼间,十年就过去了。我们都很清楚,时间的长短一直是固定的,小时候的一小时是60分钟、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长大后,每天依然那么长,时间公平得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和心态发生了变化。
对于许多孩子而言,主业就是学习,在父母、老师的监督下,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学习,带着不情愿的成分在其中,娱乐的时间很有限,自主支配的时间也很少,得到的回报也不甚吸引人,虽说达不到“度日如年”的程度,却也有几分意思。这时我们的生活节奏是缓慢的,心态是烦闷的。长大后,虽然每天也要按时去工作,且工作也不轻松,但能为自己带来一份收入,是生活下去的支撑,而且经年累月后,工作技能渐渐熟稔,成了自己擅长的谋生手段,慢慢也就不觉得辛苦了。重要的是,我们用工作换来的钱,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愉悦身心,只要不懒惰、没有不良嗜好,日子总能过得下去,总想明年比今年过更好的日子,总之,有奔头。这个时间段,我们的心里一直向前冲,忙忙碌碌、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所以我们觉得一不留神,十年就从指缝里溜走了。此外,长大后,我们主动而不是被动投入的时间更多了。比如我们自发地读书、上网浏览资讯、娱乐……不需要其他人的监督,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投入,自然觉得时间过得快。总而言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多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即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才会感叹时间过得快,自己年岁渐增,也更加珍惜以后的岁月。
然而,对更多的成年人而言,是时间不够用。比如,一天起来,洗漱完,吃完早餐,就要去上班了,有孩子的还要更早,去送孩子上学,在工作单位忙了一天后,可能还要接孩子放学,回家忙着做晚饭,累了一天,或许都没心力辅导孩子学习,晚上看会电视,就要洗漱睡觉了。往往觉得没怎么,一天就过去了。
时间一直无情地流逝,无论你想不想,愿不愿意,时间的车轮都会飞快地碾过,正如张爱玲说的:“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年龄越大,越能感觉到时间不等人,越珍惜时间,这实际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眷恋,煎熬的岁月只希望快些过去,而美好的日子永远过不够。时间是冷酷的,一分一秒都不会施舍给我们,我们只有把生活过得更有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身心愉悦的事,把日子过得更富足美满,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