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能抽时间阅读这篇文章,「荐影」栏目旨在为大家推荐一些或冷门、或小众、或值得去影院一看的电影,欢迎大家关注。
本期「荐影」为大家推荐的是正在爱奇艺平台播出的科幻喜剧——《海带》。
片名:《海带》
平台:爱奇艺
导演:阚若涵
编剧:陆子轩
主演:邓飞
类型:科幻、喜剧
简评:从一个精神病人视角出发,以一出黑色幽默描绘出人间百态。
【综评】
一直以来网大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都是“low品”的代名词,这肯定怪不得观众,视频平台对网大的收录态度上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最终造就了现在整个网大圈子良莠不齐,甚至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网大的未来可以说是一片黯淡。所幸的是,现在行业内已经有意识的认识到了这种现象,并在最根本的选入门槛上下了功夫,爱奇艺当是其中做的最好的一家。君不见前段时间在爱奇艺上线的《哀乐女子天团》,在观众群体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科幻题材的《孤岛终结》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而最新上线的《海带》则带着对边缘人的关注,以一种全新的黑色幽默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海带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
地球人卫仁磊是一个快乐的精神病,虽然长得很像王思聪,但显然没有王健林一样的老爹。这一天,精神病院举办了很无聊的望风活动,卫仁磊在水上钓出了一枚会说话的海带,海带告诉他,地球要玩儿完了,想要活下去的话就在海带星人来临的那天全身裹满海带然后学海带跳舞,这样海带星人的飞船就会带你一起玩。听卫仁磊的名字也知道,“为人类”嘛,肯定是圣母心肠的大救世主。出院后的卫仁磊谨记海带教诲,于是在朋友的协助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人类大行动。
无法否定的是,《海带》是一部充满荒诞的影片,它从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出发,告诉整个世界即将发生的不正常的事情,继而得到整个世界的不理解自然也是理所当然。影片开始的时候,医生对精神病人的武器就是弓弩,而众所周知,弓弩是杀人器,以弓弩来对待病人其本质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掠夺,建立在治疗基础上的杀人则意义更重。影片中有几处展现各种动物生活的镜头,看起来与正片内容格格不入,显得很是突兀。但事实上,这几个镜头展现的内容恰恰体现了一种多样性的原则,我们的星球容纳多样物种存在,没有谁会认为其中哪个的存在是不合理的。而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区分及定义,则恰恰彰显了作为一个群体的人类思维的局限。
另外,本片对于视听形式的运用也十分有趣。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正片中有三次画幅变窄,第一次是出院后的卫仁磊吃下药物去公司的路上,整个世界都对他充满了善意,被撞击之后变得清醒。这是他离正常世界非常接近的一次,而紧接着第二次就是踏入正式工作,内容是他的一个梦境,在这里他被所有人接纳与欢迎。很显然的一点,这两次窄画幅的内容意味着他自我的内心诉求,渴望被社会理解,渴望被群体包容。但其实有心的观众还是能看到,即便是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卫仁磊依旧如一个孩子一样上蹿下跳,这是他的本质,区分于这个安静平常的世界。在梦境的世界里,他成了所有人的英雄,一个工作上的、行为上的、群体中的、正常性的英雄,心动的女人为他献上花圈,直到一枚尖刺海带敲醒梦境。
而第三次画幅变窄则和前两次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前两次的内容是虚幻,还代表着卫仁磊对融入人类社会抱有期待,那这一次就是现实,赤裸裸冰凉凉的现实。其实很容易理解,窄画幅的部分意味着卫仁磊对世界的真实态度,前面是渴望融入,这里则是完全放弃治疗了。从病房中推出的卫仁磊姿态彻底模仿了人类科技先行者霍金先生,众所周知霍金先生是一个对科技发展、对人类未来怀有深深忧虑的科学家,所以这里有很显然的特殊意味。一直到后面奶奶把海带递给他,画幅变宽,他与人类世界进行了最后道别。
结尾部分,几个精神病患者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本片想要表达的东西:人类沟通的方式很原始,这使得真理往往不能得到广泛传播,群体意义上的人类就是信息和性的奴隶。回归到现实层面,这就是一个很血淋淋的现实。卫仁磊在拯救人类行动失败之后,把目光放在了拯救亲人身上,而对亲人彻底失望后,最后他拯救了四个精神病人。其实这个行动也有一定的寓意吧,一直以来国人都是有家国概念的,卫仁磊一开始想要救亲近的人大概也有这想法,但心怀大爱的他其实对家国的概念是模糊的,从他后面对外人与对家人一视同仁的做派能感受的到,而最后他只救了与自己没关系但相信自己的精神病人,真有一种反乌托邦的意味。
以上是对一些大的情节的分析,下面再说几个细节。
影片中亲人们无疑是正常人的代表,这其中姨夫一角在反驳“绑海带救命”一说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个论调:“别人要打你,你身上背个猴,别人就不打你了,没道理啊”,粗看姨夫说的其实很有道理,特别符合正常人的逻辑,但其实细究,这里有对人类科学发展局限的探讨。在人类的世界中,身上绑个猴,别人就不打你,当然是没道理;但在海带的世界中,身上披上海带,模仿海带的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海带星人,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影片结局也给了我们答案。结合上面说的,人类沟通用声带这种原始工具,和此处模仿海带就可以冒充海带星人,这里其实体现了文明发展的科学盲区。后面还有很有趣的细节,电视上专家在说相信科学的时候,下面的横幅却是“电击疗法”的节目预告,何其讽刺。科学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人类的进化也不尽完美,眼见耳听,未必就是真实。
最后再提一下配乐吧。电影讲求视听语言,视在听的前面,音乐和音响参与叙事的程度不应该超越镜头表现力,这是导演在电影创作时候的一个基础原则。但是就《海带》而言,尤其是前半部分,音乐和音响的运用十分频繁,而且完全压住了镜头,如果是一般的影片,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但是在本片中吧,这是一种完全有效的运用。本片的配乐是对人物状态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喧闹的世界,隔离的时空,将主角和其他人甚至和观众之间营造出了一个距离,将一种荒诞感表现的更为突兀,整个的场面变得如坠梦中。就像看王家卫的电影最好喝点酒一样,微醺的状态下体会到的东西和清醒时候体会到的完全不一样,《海带》的音乐运用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催眠,将有心的观众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这是它运用十分高超的地方。
大概《海带》的创作者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孤独情怀的吧,精神病人是正常人类中的异类,浑身缠满海带的精神病人更是异类中的异类,这从行为上代表着与人类群体的一种彻底割裂。多少人以爱之名裹挟你的未来,多少人以病之名想要把你变得同他们一样,这一切正常,这一切荒诞,正常而荒诞的行为无一不在彰显世界的虚假、生命的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