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好的老师加上一个最好的学生,再加上一个最好的母亲,一个最好的陪读,还拥有当时最好的教学环境,这4个最好的结果竟然不等于4,不等于3,不等于2,甚至不等于1,而是等于0。—引自《风雨张居正》郦波老师讲的一段话。
这个最好的老师就是明朝中兴之臣张居正,学生则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张居正在48岁的时候担任万历皇帝的老师,那时候万历年仅10岁。为了小皇帝长大能成才,张居正也确实是呕心沥血。亲自为小皇帝编制了一本教材叫《帝鉴图说》,这本“教科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而且还附有插图。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小万历从此对这本图书爱不释手。这堪称寓教于乐的典范。
这个好学生确实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如:张居正和小万历虽然名义上是君臣,但小万历从来不叫张居正的名字,不管人前人后只叫先生;在冬日里老师讲课时很冻脚,马上让人拿来毡布铺在老师脚下; 张居正心疼万历小小年纪就早早上朝而改时间让其多睡会,小万历却坚持天天早朝……
种种迹象都表明万历是个中兴之君,是个可造之才。
这样的组合本该成为君臣、师生的典范,为何会演变成历史上最失败的教育?
写书法是小万历平时的一个爱好。有次,张居正看到小万历在写书法时,忧心忡忡地对小万历讲:“陛下的书法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已经不宜在这上面花费过多的精力,因为书法总是末节小技。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像汉成帝、梁元帝、陈后主、隋炀帝和宋徽宗、宁宗,他们都是大音乐家、画家、诗人和词人,只因为他们沉湎在艺术之中,以致朝政不修,有的还身受亡国的惨祸。”对于张先生的这番教导,小皇帝只得听从。
看到上面这段说辞,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呀。对的,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就是这样,告诫孩子说:“你说你现在的这些兴趣爱好有什么用呢?你现在的任务应该是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有出息。”
父母的出发点当然是没错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嘛。但这样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变成学习的机器。不是因为自己想去学习,而因为父母逼着去学习。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学生高三一毕业,就把书全撕了,全扔了,大学时拼命地玩游戏。因为压抑得太久了,总是需要爆发的。
张先生和李太后是属于传统的家长,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给孩子一个既定的路线,让他按照自己设置的路去走,但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想法,扼杀了他的兴趣。这样也不难理解万历后来会变得叛逆了。
张居正也是一个以严厉著称的老师。比如:万历读书时如果有一个字念错了,张居正就会厉声呵斥,吓得万历浑身打颤; 万历如果犯了错误,李太后就会跟他说:“下次再犯,我就跟张先生说。”可以在万历心里对于张居正是多么畏惧。
张居正至始至终只是把小万历当成自己的学生,而不是把他当作皇帝一样看待。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长期被压制,自己想做什么都要被限制,这种心理压抑得太久,就容易被扭曲。一旦掌权之后,亲手获得权力的快感,就想把自己失去的都给补回来。万历后来会那么贪财恐怕也是源于张居正的这种教育风格吧。
1582年,张居正因劳病死。死后没几天,万历就开始对敬爱的张老师本人和改革进行清算。
张居正的悲剧,源于他强硬的政治手段,得罪了不少人;更因为他的家长式教育毁了这种完美的组合,也毁了他的改革成果。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