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图书馆还书。
上一次,是儿子暑假结束临去学习前借来的书,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不还书说不过去。
不是嗜好读书,舍不得还。
家里不是没书读,床头上 ,书桌上,随处可见,触手可及。不是整天忙碌,席不暇暖没有时间读,每天有大量时间刷手机看抖音,或者谈闲拉呱。
说到底,是叶公好龙,没有真正爱书到痴迷的程度。
家里束之高阁的书,图书馆借来的书,上面落满灰尘,连周末打扫卫生擦桌子,也不带碰一下,甚至有意避开。
不管避开多长时间,总不能原封不动归还吧,总得抽空看几页,也不枉借回家一趟。
空,是天天有,就看抽不抽。
最后,匆匆翻几页,再匆匆归还。还书的路上,下定决心下一次好好看,等到下一次,还是重复上一次,每次大抵如此。
而且,每一次都急吼吼,做不到神定气闲。
进入图书馆,手机开了静音。办公电话又不能遗漏,于是,一手抓手机,一手翻找书。
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是中国现当代文集?带走毕淑敏的散文,还是严歌苓的畅销小说?
正比较,突然想起,我的借书卡放哪去了,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书放回书架,手插进牛仔裤的前后口袋,没有。把黑色皮包的拉链拉开,一层一层翻找,没有。钱包里没有,背袋里没有。
所有包夹层,所有衣服口袋,仔仔细细再翻一边,没有。
以前有过的,一遍两遍没有,第三遍就有了。于是,又挨个翻一遍,继续没有。
这当儿,手机突然振动,同事催促我去办公室。哎呀,还真是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出错,越出错越慢,这在我身上验证了无数次。
不能再拖延了,离开书架,低着头出来,一路走一路看,说不定落在地上。
原路返还,进电梯,出来,问两位保安大叔,均说没看见。
是不是把借书卡夹在书里一起还掉了?那会很麻烦,必须请工作人员重新查看我还的书号,再从书堆把我还的书披沙拣金挑出来。
这么复杂,个把小时不见得够用,班上的事又不停催促。
我懊恼万分。
噢,不对不对,我想起来了,就是在还书后,我还拿着借书卡让工作人员帮我核销欠款的呢,那么借书卡不可能夹在书里被一起还掉。
当下,我有些许轻松。
跑去服务台,说我借书证丢了,怎么办?问我身份证带了没有?我说在,她说拿来。
不消片刻,服务员递过来一张新的读书卡。
我着急上火个把小时的事,被一下子被搞定。
回头,再乘电梯去借书。刚才我翻找的书架脚下,远远地,我停住了。借书卡,静静地躺在地上。
也就是说,我刚才着急忙慌,左一遍右一遍翻包倒袋的时候,如果朝脚下看一眼,仅仅低头看一眼,借书卡会赫然在目。
或者,即便不在脚下,拿着身份证去补卡,也是分分钟搞定。
仅仅因为一个“急”,使人失去判断,失去耐心,失去思考。
我们常常说,欲速则不达,浪费人的精力与时间还不打紧,那万一涉及交通与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