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的一生会永远在一群人的簇拥之下,热热闹闹度过;也没有人会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孤独一生。独居还是共处,何时独居何时共处,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应该像水一样,既能是一束涓流,在深山密林之中无声流过;又能如一片瀑布在尖石陡崖上冲打拍击,喜群 居者如曹操,生命力极旺盛的他想做能臣而不得. 转而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动荡年代做了奸雄;他求贤若渴,醉酒高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的帐上谋士勇士如云,当时的英雄豪杰几乎尽被他笼络:他可以说是善群居的了,但他的一生似乎太嘈杂,直至今日关于他的争论仍然不休。善独处者如林逋,以青梅为妻,以白鹤为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天地就是他的家. 何等逍遥自在,耳闻鹿鸣而为声,目遇皓月而成色,数十年如一日,他也可以说是善独处的了,但他的一生似乎都太过清静,以致产生幻音.亦真亦假,也难免有些缺憾。
实际上, 群居的魅力不在于呼朋引伴,纵横喧哗;独居的魅力也不在于离群索居,傲视众生。魅力在于交流,在于广泛地被接受:在于知黑守白,进退自如;在于大巧若拙,举重若轻。
看那陶朱公范蠢,前半生忠诚尽职为越王,建言献策,而等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那一天,他却携西施退隐山林,泛舟西湖。他用自己的智慧、在商界也获得成功,最终他没有重蹈文种伍员的覆辙。
看那魏晋名士竹林七贤,既可以共聚竹林, 谈诗饮酒,抚琴长啸,在竹林深处找到自己的小世界;又可以驾车漫游放声大哭:或独自打铁挥汗如雨,在独处中升华自身。
看那民国才女张爱玲 ,前半生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因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夜之间震惊,上海文坛。而当满世界都在为她热闹时,她却躲着谁也找不到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是一种.深刻的故意.恰如《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要么木屋,要么大海,与其它场所无缘。在她转身之后,剩下的是外界肤浅的得意、琐碎的企盼、无聊的激愤、短暂的失落。
无论是独处还是群居,都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大善大美,虽然微若蝼蚁却也圆融安详。我知道,我们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某天你收到了一封信,你相信它会改变你的人生吗? 如果某天你要给别人写一封信,你又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一...
-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yǎo)杳(yǎo)钟声晚。 荷(hè)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