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规模往往很考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有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了数百亿的资金,比如目前市场上,刘格菘管理的基金规模高达800多亿。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不免有些纠结,投资他们的基金吧,这么大的规模,感觉很难有超额收益;不选择他们的基金吧,毕竟人家是明星基金经理,收益也还不错。面对投资者的这种纠结,你有什么建议呢?
基金规模太大,其实基金经理也挺头疼的。因为买卖各方面都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不过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基金的规模大小就去评价一个基金经理好不好,这是两回事。不能说基金规模大了,基金经理就不好了,不是这样的。
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因为大家发现,规模过大的时候,基金的涨幅比别的基金可能会小一点,或者市场下跌的时候跌幅会大一点,这个是规模超大的基金特别容易有的问题。
这个问题来源于哪呢?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建仓调仓需要的时间都会比较长。比如,如果非常快速地卖股票,等于自己砸自己的盘,基金经理不会干这种傻事,所以肯定会逐步卖,卖的时间就会长一点。
所以,大家就会发现,规模特别大的基金,在收益上和抗风险方面,好像表现得没有基金规模适中的那么好,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归结为基金经理能力就不好了,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客观。
关于基金规模,我个人认为,应该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当基金规模过大的时候,超额收益能力确实会降低,这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一些新锐基金经理,如果他管理的规模增长速度过快,我觉得投资者还是要小心一点为好。
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基金经理,管理能力就是特别强,对于几百亿的基金规模的管理,他已经很适应了,你给他一个很小的,他可能反而放不开手。所以我们还是要客观的看,不能够完全凭基金的规模来判断一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
对,是这样的。而且大家特别容易把自己收益好不好,把责任完全推卸到基金经理身上,我觉得这也是不客观的。其实您的收益多少,操作方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基金如果拉长了时间看,你会发现都挺好的,但自己怎么没挣那么多钱,还是自己的操作方法不够好造成的,操作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投资某个基金会挣到多少收益。
不过从整体来看,你觉得对大部分基金经理来说,基金规模在什么样的区间,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100亿以上的基金,超额回报做起来会有点难,规模在三四十亿到100亿之间,从超额回报到抗风险性,都会相对比较灵活,还是比较好操作的。
我发现现在有不少基金,规模很小,也就3-5亿,但是涨得特别好,尤其是今年有一只医药增强型指数基金,成立快4年了,今年一季度还只有4亿规模,即便二季度以来规模可能翻倍了,总的来说依然比较小。但是近3年的收益,居然排名在前10。对于这种规模很小但是又涨得很好的基金,到底能不能投资呢?你有什么建议?
我们自己也会选择一些规模在5亿左右,3-5亿这样的比较强势的基金,在做分析的时候,我们也捕捉到了这类基金有的增速比较快,我们去做调研时,发现基金经理确实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但是市场上还没有发现他,或者说基金公司在做宣传的时候,没有让大家知道这类好基金。
这一类基金我自己也有买,大家不用特别担心,这样的基金以后会不会清盘了或者退市了,如果机构占比不是特别大,我就不是特别操心,机构占比如果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以后机构撤出资金不做了,基金会比较麻烦一点,但如果机构占比不高,这种三五亿的基金,我也会踏踏实实的做。
还有一种情况,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注意到了,做得非常好的基金经理,很快就会升职,担任基金公司的总监或者副总甚至总经理等等,这样难免就会有一些行政管理上的事务要做,因此有人给出一个判断:凡是这种升职要兼做管理的基金经理,就不能再选了,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够把精力完全放在投资上,事务性的工作会分散这些基金经理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样的说法,你认同吗?
不完全认同,因为基金经理背后是一个很大的团队,所有的投资决策,是这个团队跟他共同做出的,就算有些人升职了,但实际上他的核心的本职工作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往往是一个团队在跟他共同去做的时候,还是能够延续基金经理要求的一些选股风格和买卖操作风格。
所以我们还是用业绩说话。如果基金经理业绩一直在,我们不要因为他升不升职,就觉得能不能买,我觉得这个是不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