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在学声乐,又拿出《学习之道》来翻。于心上学,事上练,体会多了些。
这个版本的《学习之道》(英文名:The Art of Learning ),更适合于傍身技艺的学习。
还有个著名的芭芭拉版本《学习之道》(英文名: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 (Even If You Flunked Algebra)),适合数学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
1、我对正在经历成长的过程着了迷。从12岁起,我就一直写周记,记下自己的象棋学习心得,不断观察自己的心理变化,现在,我对太极亦是如此。
2、陈老师教我“不抵抗主义”的身体机制,在对某些特定动作进行了几千次慢动作练习和不断改进后,我的身体似乎已本能地发生了变化。在太极里,要想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意志力比身体动作更为重要。
3、完全融入某项活动,挖掘自己思维的潜能。有一次连续8小时完全沉浸于一个棋局的分析中,这时,我对太极有了突破性的理解,并在当晚的课上成功验证了这一点。
4、训练自己在激烈的体力消耗后能够快速减缓心跳有助于我在消耗费心力的象棋比赛期间迅速复元。
5、在经历了数年的迷茫之后,我又重新自由起飞,努力获得大量信息,并完完全全爱上了学习。
6、在我努力做到更准确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我需要不断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并要记住哪些我已融会贯通,哪些已经遗忘。
7、或许我在比赛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的棋风,它与我的个性完全保持了一致。布鲁斯和公园里的那些棋友们都教过我如何在下棋时表达自我,由此,我对于象棋的热爱与日俱增。
8、在痛苦的日子里,妈妈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她安静却强大无比,总是无底限地支持我,一心放在我身上,她一直鼓励我要随心而动,即使方向偏了或者追求的目标有点古怪。
9、我们深入探寻象棋艺术的核心与精髓,分析各种复杂的中局和残局,研究经典赛事,培养自己的技能和理解力。我们开始进行大量的设想练习,蒙着眼睛进行比赛,不动棋子,只在脑海中进行长时间的走棋练习。
10、荣耀就是最强大的动力。不可避免的是,总会有梦想遭遇重创,总会有心灵破碎不堪,站在巅峰的只能是少数几个人,这就注定了绝大多数人都将难以如愿。
11、“学习理论”更注重过程,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一直改进的。
12、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13、从长期来看,痛苦的失败比获胜更有价值。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经历(不论好与坏)中有所心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
14、布鲁斯和我喜欢研究残局。我的大部分对手都是从学习开局棋路开始的。很多理论都是以象棋比赛的开局为起点,一上来就教孩子学习开局为起点,也是诱惑十足,因为在开局设置很多陷阱,让棋手可以迅速、轻松获胜。而真相很简单:一旦从开局学起,你就没了退路,这一生都会用开局更新《象棋开局百科全书》。这就像是会上瘾一样,具有极其危险的心理影响。
15、随着比赛的进行,我的对手逐步走出舒适的开局部分,而我却越来越强,越来越自信。他们想在比赛开始前就一举获胜,但我喜欢你争我斗,这才是象棋的灵魂。
16、那些年来,我成功的关键原因就是棋如其人,在棋盘上表达最真实的自我。我本性喜欢闹腾,棋局越乱我越拿手。我向来喜欢雷雨、暴雪、飓风、怒海和鲨鱼区。
17、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体育也好,商业谈判乃至总统选举辩论也罢,对于一个顶级对手而言,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掌控全局基调的能力。
18、参加公开赛也让我不得不承受另一个问题:耐力。我必须培养“头脑马拉松”能力。
19、这位女性非常优秀聪明,她不想给儿子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丹尼输棋时,她就想告诉他输了没关系。但这很明显是有关系的。丹尼妈妈每天应该针对丹尼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做出反馈,这样她就可以帮助丹尼建立一种“过程第一”的理念。
20、我们有权利享受成功的美妙滋味。关键要意识到,成功的美妙只是瞬间的感觉。甚至在我们吸气时它就走远了。在做深呼吸时,我们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味道,之后呼气、吸收此次的教训并向着下一段旅程迈进。
21、事实上,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便无法从挑战中有所收获 。
22、我是一个对胜败看得很淡的人。
23、每个选手都想击败对手,毁掉他们的生活,之后反思比赛,舔舐自己的伤口,吸取教训继续下一站旅程。一方面, 对手就是敌人;而一方面,没有人比你的对手更了解你,也没有人比他更能挑战你的极限,或能如此不留情面地逼你成长、成就卓越。
24、在行为训练中,首先我们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要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体育心理学家所说的“软区域”。
25、我一直饱受噪音问题困扰,之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饿一个大突破,当时参加比赛,一首歌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这时我意识到,我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思考,整场比赛我下得很有激情。从这一刻起,我勇于面对困难,开始训练自己,让自己的注意力根据灵活性。(心理转换-极端训练)
26、对世界级棋手来说,思维灵活性是最重要的,也最需要不断提高的特质。我自己也在不断寻找新方法,让自己在心理上越来越刀枪不入。当不舒服的时候,我本能不是要避开这种不舒服,而是淡定地对待;当受伤时——这是武术生涯中经常发生的,我尽量不吃止疼药,而是努力将疼痛感转为一种积极的感受。我的本能向来是寻找挑战,而不是避开难题。
27、这些技术和意志交锋的时时刻刻,我用它们来指导我对国际象棋的学习研究。每场比赛一结束我都会立刻把棋局输入到我的电脑,并且记录下来我的思考过程和在对峙的不同阶段出现了哪些心理反应。在 比赛结束后,我带着全新的认识回到vrholvje继续研究那些关键的时时刻刻。
28、肌肉和思想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断拓展自己才能够发展,然后如何抻得太长了就会有断掉的危险。一个竞赛者必须要以过程为指向,总得去寻找更加强大的对手来刺激自己成长,但是通过赢得胜利来维持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现有的一些观点来吸收更多新的知识,却绝对不能放弃太多我们独一无二的内在天赋。
29、我对于学习的理解就是,学习是寻求处于技术中心或者超越技术的那股气流。
30、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学习了冥想法中的六十几个基本动作。我每天都要练习好几个小时,虽然很慢,但我能确定,这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开始变得自然起来,就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
31、太极最主要的就是释放障碍,从而让身体和思想能够慢慢地融合到一起。如果某个部位紧绷,思想就会停在这个地方,这样一来流动性随之被打断。
32、如果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那我就潜心去学。要上有价值的课关键在于你要集中注意力,所以很多时间太极课是在锻炼一个人的意识。
33、为了有所成长,他需要舍弃现在的思维方式。他需要先输后赢。
34、在推手中,以退为进就是让自己被推来推去而不去使用那些旧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在不知道如何做而想要变得紧绷时能够保持柔软并且善于接纳。
35、当我放弃自尊心的阻碍,用一种开放新思维学习时,很多其他学生看起来都是僵硬地站在那里,不停地重复他们的错误。因为他们不能舍弃旧习,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取得进步。当陈老师给他们提建议时,他们试图为自己辩解。他们太不愿意出错,以致于被框住而无法前进。
36、我尽全力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管是我自己的还是训练同伴的。每次推手课都是一次领悟,几个月后我已经可以对付大部分学习了几年太极的人了。我一边吸收这些信息,一边也一直坚持和那些比我练得好的人一起训练。
37、几个月来我一直都在挨伊万的打。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首先,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伊万的攻击,我的恐惧感消失了。我的身体对挨打已经有了抵抗能力,学会了如何吸收这些攻击,而且我也知道了我可以应付这些攻击。然后,随着我的逐渐放松,在我看来好像伊万的速度变慢了。我发现在他出手前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攻击了。我学会了如何解读他的想法,在他扣动扳机前就先闪开。随着化解攻击能力的提高,我开始注意和挖掘他的一些弱点,有时候我发现自己能平静地看着他的手以一种慢动作的形式朝我挥过来。
38、伊万又高又壮,对一个没有经验的习武之人来说是很可怕的对手,但他那种强势方方法阻碍了他吸收武术中那些更加微妙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伊万自身不能接受以退为进的理念。他本可以把我的进步视为一个提高他自身能力的机会,但他选择了逃避。(!!!)
39、保持谦逊和乐于学习。
40、我的想法是必须允许我们并不总是处在最佳状态。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别人来理解我们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时所要做的事情。
41、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在我的太极学习中我体会到了细节的快乐。我把它分割成各个动作,不断地吸收到我的身体中去。
42、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划小圈”。
43、当你想要做到最好时,你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寻的思维模式。你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你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折磨你的意志。
44、熟练的人能吸收大量的数据信息,一旦我们在某个问题上知识广博起来,那关键问题就变成了:应该如何引导并使用这些信息?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通向精英最核心层面的门户。
45、当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持续地让自己的认知时间区别于对手的认知时间时,我意识到问我不得不深入研究一下直觉的运营机制。水平较高的棋手,在脑海中形成组块,棋子与棋子之间相关联的罗辑形式和能力越强。组块是思维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吸收众多信息,找到和谐的或逻辑上持续的延展,并将此融入到一个精神文档之中,然后就可以像是一条单独信息那样对整个精神文档进行处理。
46、我是从一个只有王和兵的残局开始的,学习这两个棋子应该怎么走,然后不停地练习这两个棋子的走法能一直到我感觉到走的很舒服为止,接着,慢慢地我再单独学象、马、车和后的走法。很快,我熟悉了象棋中各个棋子的走法和价值所在。棋子对我来说,不是单纯的外形,而是开始呈现出极具能量的方面、由于我已经熟知了这些棋子的基本走法,我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信息而且看整个棋盘的视野也更广阔了。接下来,我要学习协调这些棋子的基本原则。慢慢地,每个棋子的基本原则都会变得不那么死板了,你对这些质的相关性所具有的细微标志识别得也越来越好。很快,学习就会变成忘却。下一步就是像学习各个棋子的走饭那样吸收内化那样违反直觉的标志。我的象棋知识网络现在包含各种基本原则,格局,以及信息的各种组块。在这个水平中学习象棋就变成了与自相矛盾为伍,和追逐事实的紧张局势和平共处,并进行引导、释放出巩固性的各种理解。这是事物变得有趣的地方。我们所处的就是心理学开始超越实战技术的时刻。处在高水平中的每个人都对象棋有很多深入的了解,而成就伟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思维的放松,后者可以让非意识自由流淌。
47、如果你把象棋大师的思考过程和一个象棋专家的思考过程进行比较,你就会经常发现象棋大师有意识的观察行为要少的多。象棋大师拥有一个更先进的导航体系,他能对自己所拥有的象的广泛知识进行快速筛选,在看到象的时候就能马上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处理。象棋大师看得少但看到的却多,因为他的非意识技能组要发展得更加先进。
48、时间之所以感觉到变慢了是因为我们会本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块重要信息上,这样我们的处理器就可以当它是以大字显示那样对其进行分解。这种训练有素的思维状态共享这个有意识的重点小区域。
49、我过去经常在棋局中制造一些麻烦让我对手因为压力而崩溃。我喜欢未知的局面,喜欢创造局面,但他们想要的却是答案。在没有答案时,我甘之如饴,但他们却被吓到了。如此一来,我就成为了游戏的掌控者。随后我所设下的心理棋局变得更复杂了起来,胜利也就在手了。
50、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痛苦,直到我能将数小时让人麻木的头脑煎熬当成是闲庭信步。毕竟这虎钳,只存在我的头脑里。我花了几年时间来训练自己如何控制压力——自如应对不断累计的压力。
51、在每一个领域,区分强者和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再危机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
52、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有多从容成了最好的标尺。从容应对所发生的一切,像呼吸一样自如。
53、压力和恢复:LGE,在固定自行车上做心脏血管间歇性训练,10分钟筋疲力尽后,心率170,轻松1分钟,心率144,之后,快跑,1分钟后,心率170,再休息1分钟,以此类推。随着保持这样的训练,心脏恢复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几周后,我发现,在象棋比赛费神的思索过程中,我能放松下来,恢复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身体的兴奋和精神的冷静是交织在一起的。很多次,持续了四五个小时的比赛已演变成了一触即发的硬仗,我起身走出比赛大厅,快跑五十米或者爬几段楼梯。然后我走回来,洗把脸,整个人焕然一新。
54、间歇性训练,你应该把自己推向体力的极限,然后休息一两分钟,之后再继续把自己向前推进。指定一个有规律的休息间隔。随着你的练习,增加你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慢慢压缩休息的时间,你就步入正轨了。相同的方法可以运用于慢跑、举重、武术训练或者其他任何体育项目。
55、无意识的脑袋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工具,怎样在压力下放松则是挖掘这一潜力的关键的第一步。
56、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活着,却没有全心投入。当我们真实的生活开始时,却一味等待。在无聊中打发日子,但这也没关系。因为当真爱来临或我么你发现来自心灵深处的互换时,我们便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当然令人悲哀的事实无外乎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那一刻,即使真爱来了又走,我们仍然没有察觉。我们因此也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而非拥抱那个时刻的你或我。我崇尚简单。深入平凡之中,发现隐藏于生活之中的丰富才是成功还有幸福的所在。
57、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两种让他们感动的活动,但是人们通常忽视他们,视为仅仅是“休息”。这种休息是何等珍贵!让你内心平静的活动是什么样的形式不重要。你当你在洗澡、慢跑、游泳、听古典音乐或者淋浴时高歌一曲,让你感到最放松、注意最集中的任何活动都可以。固定修炼,与它之后发生的活动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系。一旦这套固定修炼被内化,他就可以被用于任何活动之前,一种相似的心理状态也将出现。
58、我从LGE训练机构的运动生理学家哪里了解到在赛时较长的国际象棋比赛中,需要每45分钟吃5颗杏仁以保持警觉的状态和充沛的体力。我常补充香蕉或蛋白质饮料。
59、将内化的固定修炼,浓缩成精华,通过训练之后,一次简单的吸气可以激发无穷的敏捷度,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都会变得愉悦。当我们很自然地沉浸在“平凡”中的可爱的细微之处,无聊这个词变得很遥远也很荒唐。
60、有无数种心情变化也有无数种的开局方式。每时每刻都面对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将人为不自然的固定模式强加在自己的比赛战略上。如果自己的心情和比赛中所处的位置是同步的,那么他会更倾向于以最大的灵感进行比赛。
61、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软区域”,我们能够适应自己的情绪,观察他们,研究他们,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地宣泄,学习如何利用他们来激发我们创造力。然后我们将弱势转化成优势,知道我们不再否认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警觉,愤怒将让我们更加专注。然后,我们要找到哪一种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最佳竞技状态。这真的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我们中的一些人在热情洋溢的时候会非常具有创造性,另一人可能会在郁闷的时候表现奇佳。人人都会不同。要内省。发现什么状态最适合你,制造能够引发你最佳状态的因素,这样你就能随心所欲利用它来激发自己的潜能。
62、我们都在某些方面非常擅长,并且能在压力下工作。但怎样变得比别人优秀?怎样迈出从技术上的娴熟到独特的创造力这一步呢?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63、我已经谈到了风格,个人品味和忠于自己天生的秉性。通过洞察微观来掌握宏观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一个伟大运动员重要的功底。所有竞争项目的高水平比赛中,每个参赛者都是出类拔萃的。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性的因素不是谁知道得更多,而是谁能可控制场上局面。所以,冠军无一例外地都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知道自己独有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风格,而且比别人更善于把比赛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64、考虑到这些,备战2004年世锦赛的时候,我的训练只要围绕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展开。很多运动员比我天生的身体条件要好。但是没有人比我更懂战略。我必须看穿对手,用他们想象不到的战略对付他们。要争取赢的机会,我必须控制比赛的节奏。
65、我和丹一起练习,有些夜里,训练投掷功夫,其中一个被当成摔的人,不停被扔到地上,反复一百多次以后再交换角色。
66、最后的几个月里,我不再试图把丹挤出赛场,而是试图压制住他,阻碍他的策略,壮大自己的优势。回到家里看录像,研究每一个动作,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一个一个研究直到弄明白为止 。
67、七到八周以后,我和丹都内化了非常紧密的一套武术技巧。这都是我们最有灵感时刻的收获。它成了我们夺取锦标赛的杀手锏。我们创造的技巧是全新的,极具个性的,完全符合个人优势。大多数是心理方面的,有关于摸清对手的想法,跟上他的节奏,用细微的技巧控制他的意图。
6796字 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