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钟,我正在优化电脑系统,几乎同时间,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老婆在布置婚庆展台时发现少拿了一个六寸蛋糕,需要我送过去;另一个则是工作室装修师傅打过来的,他告诉我昨天的蹲便池买错了,接口方向反了,直接的批评了我,我答应马上去换一个合适的。
于是,我先打了一辆滴滴打车,然后让师傅帮我把蛋糕送到婚庆所在的酒店,滴滴打车师傅兼作快递员,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开始集中精力处理蹲便池的问题。原来由于便池的安装位置不同,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方位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一侧,一种是在两侧,而昨天我去买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这个问题,甚至大脑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很自然的认为像蹲便池这么简单的结构,应该只是质量和美观度不同,完全忽略了不同的构造。当我跟装修师傅沟通时,他还告诉我,有时还会有下水管道尺寸的差异,这让我反省自己太不懂行,才导致自己多花了2个小时去置换。
静下心来反思,发现之前对安装蹲便没有任何概念,完全忽略了尺寸和位置的问题;而装修师傅因为觉得这是常识,我们都在现场看过了,就没有提醒我如何注意这个小点;卖蹲便池的老板,当我们坚持要某一种款型并且跟她讲价时,她自然的认为我们已经很明白产品的位置和尺寸了,所以才会有对某产品的严重偏爱,她便没有提醒。对我这种完全没有在这一行做过的人,根本也没有想到过这一点的差异。
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像选择蹲便池如此简单的事情都会有如此的差异,何况身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所以才会有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因为做与不做在底层常识上就有不同,何况更复杂的层面。
想起曾经在“在行”约的二十多个老师确定让自己摸到了一些新领域的门路,而这些门路,如果你不是本行业的人,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也许你很难翻过那一座座高峰。所谓“隔行如隔山”已经被像“在行”这种共享经济软件逐渐淡化,期待有一天可以打通知识的脉络,出现更高效的触类旁通的方法,提升人类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