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过老妈和老妈的妈妈,嗯,有点拗口,就是去看了妈妈和外婆。今天就又面临新的问题。
人的一生,好像都是在跟一个又一个问题缠斗,然后寻求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解决方法。
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就是,过年回公公婆婆的家。正常来说,回就回吧,无非就是换个环境,换个地方过年,过每一天, 在哪儿都是过。
但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我的公公婆婆,把他们的宅基地让渡给了他们的二女儿,他们的二女儿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他们一家住在那里。
而我的公婆,在这座楼的后面,盖了三间小瓦房,两间联通,一间隔断,阴暗,狭窄,连院子都没有。也就是说,只有一间卧室,我们一家人回去没有立足之地。
我们往年回去,也就是借住在他的女儿家。
如今,他们的外孙也娶妻生子,而且是两个。
这样一来,我们从情理上说,是不能住在她们家了。事实上也已经住不进去了。因为她们一家大大小小已经六七口人,卧室也就只有三间。物理上也挤不下了。假如是夏天,也能凑合着打个地铺,可这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冬天,我们怎么办?大人可以忍受,小孩子呢,在冰凉的地上打地铺?
我们更不可能说,让他们的外孙别回去,把房间让给我们回去住。房子毕竟是人家的房产,血缘上他们才是真正的亲人。我们于他们,连直系亲属都算不上,顶多是亲戚。
情理上说,我们放着自己的房子不住,千里迢迢奔波回去,然后,住进别人的家里。我从情感上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也就是说,公婆跟本就没有考虑过他的儿子一家回去怎么安身。甚至就没有打算让他们的儿子一家回去。更恶意一点猜测,那就是,即便有人回去,也是只容纳他儿子一人。我和我的孩子们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即使他们的儿子有能力盖房子,他们的宅基地权已经丧失了。
就是这么尴尬,无语,失望。
为人父母,总要为子女计。可公婆除了把赡养义务留给了我们,所有的权益都给了女儿们。
我没法认同公婆的做法,即便是他们没有能力建房子,也至少给自己的儿子、孙子留一点回家的余地吧!一直以来,除了他们的儿子热切盼望回家,与父母团聚。我们是没有回去的愿望的。感情上不能共鸣,物理上没有联系。爷爷奶奶大概只是一个称呼。于他们来说,孙子也就是他们后继有人的标志吧,就像是网上传说的,就像核武器,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先生一直在动员我们都回去,可我们有回去的必要吗?回去的意义是什么?流浪地球?
可能情感上,他们才是一家人。
我用得着忍气吞声回去在别人家的屋檐下别别扭扭地过这个年吗?
我决定不回去了,并非我没有孝心,公婆的吃穿用度都是我们供应的。但这个情绪价值我就没法提供了,毕竟我无从提供,他们也不需要我来提供,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
相比较而言,我是真正没有家的。
我可以在自己家里,放松平淡地过春节假期,可以不要美食,不穿锦衣,一日三餐,心情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