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录》的上半部分通过徐爱与阳明先生之间的对话来了解阳明心学的具体内容。
从《徐爱录》的序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阳明先生的弟子,他也跟我们一样对很多观点似懂非懂,不同的是他会不懂就问。
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视角和记录里窥见阳明先生真实的样子:天资聪颖,很睿智,为人谦和,平易坦诚,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在围困中也能保持修行净心和专注。在徐爱的眼里,阳明先生早已归入圣贤的世界,归于纯粹而和谐的境界。
大家还记得《认知觉醒》里面提到的“消除模糊”吗?
在《徐爱录》里,阳明先生到底为徐爱澄清了哪些知识上的模糊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关于“新民”和“亲民”。
《大学》里谈到“在亲民”,在当时的主流观点掌舵人朱熹看来应该是“新民”,即自我革新之民。而阳明先生认为应该是“亲民”。
原因在于:不论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孟子》中的“亲亲仁民”,还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天下”,都在倡导“亲民”,而非“新民”。
第二,到底是从心里去寻求至善,还是在具体事物上寻求至善?
阳明先生认为,至善是心的本体,但又不会离开具体事物而存在。心即理。只要在自己心中下功夫摒除私欲、存养天理就可以了。
就像一棵树有了树根才有枝叶,我们有了纯粹的心,自然会在具体的事物中生发出善意。比如有了孝心就会自然对父母嘘寒问暖,有了诚心和仁爱自然能结交朋友,治理百姓。
大家还记得《了凡四训》里的故事吗? 一位女子在自己很穷很穷的时候愿意捐出自己所有的钱财去为寺庙的建设作出贡献。当时主持亲自为她
第三,关于知行合一,到底“知”和“行”是两码事还是一回事?
在阳明先生看来,“知”和“行”本质上是一回事。知是行的意向,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知”和“行”分开来讲,就会导致很多人只停留在“知”上面永远也不去行动,或者终身没有真正的认知。所以阳明先生要一再强调知行合一。
第四,到底是“格物致知”还是“致知格物”?
阳明先生说:“格物”正是“止至善”的功夫,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格物其实就是要祛除不正之念。
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具备良知。就如同看见父母就知道要孝顺,看见小孩子落井就自然有同情心,这就是良知,我们本来就有,无需外求。
既然自心本自具足,那还用去格物干什么?再说世界上这么多物,那怎么格的过来啊!自心具足,凡事遵循本心不就可以了吗?
所以阳明先生说: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摈除私欲,恢复天理,让本心的良知不再有私欲的障碍,能够发挥无碍,充分流动,这就是“致良知”。达到了良知自然就能使心意至诚了。
有了良知,在面对一切外界的人事物时都带着良知去面对,就不会越界,就能尽量祛除私欲,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