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教育中看探索生命
读《什么是生活教育》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惟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惟一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似乎就是“终身学习”前身。其实“生活教育”就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过程。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规范无意识学习,为孩子的生命留好底色;要选择有品质的有意识学习,为生命的高度、广度、深度注入活力。
人的一生,随处是学习。人们之所以认识不到,只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学习是在“无意识学习”状态下进行的。在心理学上把学习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我们在看、听、做的过程种就进行了无意识的学习,这是生活教育的初级阶段。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所述:“在我们身边总是能发现负面、消极的、问题的人,而且他们总在制造和传播消极信息。这样的人呢,就像一个垃圾车,当它装满了垃圾的时候呢,他总得找一些地方去卸下来。”我们最为一线教师,要尤为重视这种负能量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会在无意识中学习并传播这种负能量,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规范好无意识学习,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红孩子”。
而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靠“有意识学习”。有意识学习是生活教育的高级阶段。《论语》有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孔子那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孔子那样好学罢了。这里的学习就是有意识的学习,孔子因有意识学习才能优于其他身边的人。要靠不断的有意识学习去学习、去思考、去行动,使自己有安身立命之道。
有意识的学习必须要有选择。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用来涵养生命的,生命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又是通过生活体现出来的。陶行知先生在本文中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文中所提到的“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过有组织的生活,便是受有组织的教育;过一盘散沙的生活,便是受一盘散沙的教育;过有计划的生活,便是受有计划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以上的语言可以片面理解为有意识学习的生活教育,要想生活有层次、生命有高度就必须对有意识学习加以再认识、再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