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记得高中时,我的一位班主任最爱反问大家的一句话: “敌人来人,你的枪里有子弹吗?”。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原来人生,有一种叫“永远觉得没准备好。”
比如我今天写这篇如何克服完美主义的文章时,其实我自己的完美主义就犯了。期待这篇文章可以面面俱到,成为一个完美的作品,结果琢磨来琢磨去,搜集大量资料,但始终就下不了笔,没有那种“OK了“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创业的朋友觉得没有手感一样,于是就没完没了的在等待感觉的降临。
直到我开始放纵自己,对自己说:管它呢,这篇写的不好,我还可以以后再写,总之,先写完成。
于是我逼着自己列提纲,把脑海中想到的关键词一股脑的写出来,结果不知不觉发现思路就有了,顿时感觉一身轻松。
在生活中,完美主义者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极端的区间:要么就做好,要么就不做。
所以在确保自己能够做到完美之前,常常拖延,这实际上是一种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如果不能做到100分,我绝对不接受“不完美”的80分、70分,我还要主动把一切降低到零分。
举几个小例子:
比如制定工作计划,目标定就要定最高的,计划就要效益最大化的,最好每分每秒物尽其用,一定计划执行起来,如果和预期的有所偏离,立刻觉得整个计划、一整天、甚至自己整个人都废掉了,索性破罐破摔了,想着过几天再重新制定一个完美计划好了。
比如说减肥,一上来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饮食计划:不吃猪肉不吃甜品不吃炸鸡不吃冰淇淋等等,结果坚持了3天,第4天没忍住,吃了一口蛋糕。完了,我”不完美了“,既然已经“不完美了”。我把这块蛋糕先吃完吧,然后今天再点个炸鸡牛排安抚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明天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减肥计划。
再比如说恋爱,一开始对方在你眼中是如此的完美,你确定自己遇到了真命,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遇到了冲突,偶尔会吵几句嘴,瞬间完美恋人的形象就崩塌了,这时候你很容易就会选择极端的态度来斩断关系,却很少会想通过沟通、改变、磨合,来解决问题,心里想着,既然不“完美”,那就清零好了。
完美主义者常常在关系中受挫
发现了吗,实际上经常被你引以为傲的完美主义,反而会成为阻止你改变的最大借口,有了完美主义这个旗帜,你就可以躲在后面说:不是我的问题,是完美主义的错。
这让你心安理得的用放弃和逃离的方式应对这个世界,如果没办法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总是活在自己想象的完美人生中,而真实的人生,可能“永远都没做好准备”。
那么,完美主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01完美主义源于片面的认知
我们在某一个领域设定目标,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深刻见识了这个时代某个领域最成功者的成就,我们看到了大师的作品,所以我们也想写出大师级的作品,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创业者做出了伟大的公司,所以我们也做出一家伟大的公司。
我们往往会因为那些行业顶尖者的激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本是一件好事,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我们一开始做出来的作品,往往惨不忍睹,尽管内心认为自己很优秀,但仍不得不面对自己不完美的事实,这让我们非常很受打击,直到放弃。
实际上很多没意识到的一点是,我们关注点总是在那些杰出人士最光鲜亮丽的那一面,社会向我们展示出的也只是这一面,但背后发生的故事呢,我们无从知晓,因为我们很少能见到大师最开始的作品,或许有些已经被亲自毁掉了。
因此我们缺乏一个完整的画面,我们不仅应该在博物馆欣赏艺术品,然后幻想着自己一出手就是个王炸,而是应该找机会进入工作室,了解到工作早期的痛苦,以及画布上艺术家崩溃痛苦沾上的泪痕,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成功企业家的背后有多少不堪的时刻,那些错误决策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他们在成功前经受过怎样的打击。
事实上,每一个看似完美的作品,都经历过不完美的阶段,真正成就完美作品的,不是完美主义,而是持续的改善。
完美的作品源自于不断的改善
这一点上,村上春树是这样做的:
不管状态好不好,他每天雷打不动写4000字,即使状态很好,写够4000字后也会停笔;即使状态不好,也要写够字数。如果没有灵感,他就写眼前的风景。
如果写得不好怎么办?他说没关系,还可以修改。一鼓作气写完第一稿,就是为了能给后面的修改提供基础,最糟糕的是没有内容可以修改。
02完美主义源于别人的期待
我在参加一次培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朋友Frank,他可以算是“别人家的孩子”中的典范了,简直是神童级别的存在,小学开始跳级,16岁考入清华,和我女儿年龄相仿的他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目前就职于一家500强金融机构。
他和我熟悉了之后,因为知道我是连续性创业者,所以时常也向我诉苦,于是我了解到他也饱受着完美主义的折磨。
究其原因,是小时候父母对他要求特别严苛,如果他没拿第一,父母就会表现的很失望,脸色很差,逼着他不得不越来越优秀,同时也越来越痛苦,他现在和父母关系很差,觉得父母不爱他,爱的只是成绩,只有优秀才配得上爱,直到现在他也没能摆脱这个魔咒,总是觉得一旦自己做不到完美,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他总是对自己不自信,始终处在崩溃的边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从小活在父母期望里的孩子,长大了很难会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
很多人从小的成长环境中,他们心里所谓的权威,总告诉他们,他们还不够好,所以要努力。可是似乎怎么做,他们也不会觉得够好。他们总有理由否定你,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是“我一定要完美,他们才会喜欢我”这种想法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
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放过自己。
以前你需要借由所谓的“权威”来判断你自己,才能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
现在,你可以选择做自己的权威,你的价值,由你自己来定。
03有时候完美主义是周围人捧出来的
我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但我和前面那位清华的朋友情况不一样,我成长在一个充满包容的家庭环境中,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但我怎么也会有完美主义倾向呢?
原来,除了父母的期望之外,有些完美主义是被周围的人捧出来的,而且一般都发生在比较优秀的人身上,正是因为你做的好,大家赞美你,然后你就做得更好,大家更赞美你,就形成了一个自我的泡沫,直到你达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
曾经我总是希望让大家很满意,总是希望不断的给大家惊喜,但是直到有一天,我认识到这样是无止境的。
所以我开始偶尔暴露出一些不足,偶尔让大家对我失望几次,突然发现这样也挺好的,心想反正我给力了那么么次,偶尔不给力几次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这样一想,心态就平和多了。
其实这个让别人偶尔失望的过程,也是你在让自己回归一个人的过程,因为只有神才不会犯错,只有神才完美,而作为人,是肯定会犯错的,很多时候你面对别人对你的这种失望,要能够学会安然处之,这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而这个时候你就会慢慢的走出完美主义。
专注完美不如专注成长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思维模式,作为本文的收尾。
这个思维模式源自斯坦福的教育理念,叫做“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
与之相对的思维模型叫做“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拥有固定性思维的人更容易在在重要场合(比如考试)心态失衡,发挥失常,因为他们认为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自己的终极判定,他们害怕面对结果,而不是将其看做一次评估和认识自己的机会。
完美主义者便是一种固定型思维,他们总想证明自己聪明、正确、高瞻远瞩,在觉得万事俱备之前,绝不轻举妄动。看似是思维缜密,实则是害怕失败。
而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在任何领域的智力或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发展的。他们专注于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认为人们必须努力、坚持,克服障碍,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而失败是其中的必经之路。
也就是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做事更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在这件事情上面获得成长,而不是这件事是否做的足够完美。
如果说完美主义是一种减法思维,关注点在瑕疵上面,每看到一处瑕疵,就会扣一分,那么自我成长者就是在做加法,始终关注在成长上面,每成长一步,就加一分。当你看到每天分数都在增长,每天都有所获的时候,你就会感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踏实感和满足感。
至于完不完美,管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