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我哭诉她的委屈:“办公室数我来得早,活儿数我干得多。今天老板来检查,提了些意见,上司直接就把我推出去了。太不公平了!”
我赶紧安慰:“大家都知道你是无辜的,你的上司估计是一时……”
我这儿还没说完,她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朋友是搞心理的,用她的话说——我根本不懂得“共情”。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跟孩子们谈心,可我们真的谈到孩子们的“心”里去了吗?
还有,当孩子情绪不高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容易使用“共情”的技术。
那么,下面这样的情景你见过吗?
萨拉是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孩,她有点优柔寡断,对参加社交和集体活动很谨慎,也缺乏胆量去尝试新事物。
操场上有棵几年前就倒掉的西莫克树,在地上形成了一座三米长的桥。孩子们喜欢在上面走来走去,他们觉得走在上面很有成就感,但是萨拉从来不敢冒险尝试。
直到五月中旬的一天,她的自信突然冒了出来,就像丁香花长出了花蕾。她跳上树干,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
老师一直在旁边注视着她,等萨拉一从树干上下来,她就为萨拉喝彩并表扬她:“萨拉,非常好!你做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老师大叫着,激动地一边跳一边挥舞手臂。萨拉则害羞地看着老师,木讷地站着,脸上只有淡淡的笑容。接下来的几周,萨拉还是回避着树干。
这次交流有什么问题吗?
我儿子在幼儿园时,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幼儿园的老师跟我说,我儿子非常内向,不敢大声说话。有一次,孩子们一起读书,儿子的声音特别大。老师就赶快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一下,结果儿子闭口不读了。
老师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当吗?我觉得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还以萨拉为例。
老师虽然对萨拉的表现持肯定态度,但是她没有和萨拉的感受达到共情。
老师的反应只是体现了她自己的兴奋和自豪,而没有注意到萨拉在这次经历中拿出了十足的勇气,冒了很大的风险。
萨拉最真实的感受没有通过老师的评价表达出来,实际上老师的评价对萨拉来说太过沉重,没能对她起到鼓励作用,使她重新回去再冒险走一次。
“或许我不再会有这么好的表现了。我最好不要再试了,我可能会从上面掉下来。”萨拉很可能是这样想的。为了安全起见,她不打算再拿出首次尝试时的勇气。
那么老师应该说什么才能巩固萨拉刚刚表现出的自信?她应该用什么方式鼓励萨拉才能算是对萨拉感受的尊重?她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才能鼓励萨拉对自己的成就进行反思,使萨拉相信自己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并进一步用自信来延伸这种成就?
如果老师对萨拉吃力而小心地走过树干的样子做出适当的评价,萨拉也就能从老师的反应中体会到这种评价。老师可以这样说:“萨拉,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挪着脚走完了整个树干。你做到了!你可能有点害怕。虽然这是你的第一次,但是你坚持下来了。你真棒!现在你开始相信自己了。”
假如老师做出了上述评价,就能使萨拉把自己的感受和巩固成就联系起来。这种评价也才算得上心理调和且相互联系的反应。这种恰当的反应也能让萨拉对自己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做出反思,并对以后的经历做出更好的思考。
儿子后来跟我说过他幼儿园老师表扬他的事。本来,大声读就是鼓足了勇气,而老师的表扬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他反而紧张,然后就退缩了。
为了使自我认识全面且前后一致,孩子需要接受别人给予的适当评价,这种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
再次强调:共情,必须要脱离自己的立场,而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验他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