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设理由情景并提供解决理由的帮助指导,让学生在解决理由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例如,在关于“虚拟内存”的教学中,首先创设一种情景(即电脑实际操作演示):本来在设置一定容量的虚拟内存的条件下能正常运转的软件,当取消虚拟内存后不能运转了,并且出现内存不够的提示信息。当恢复虚拟内存后,该软件又能正常运转了。这让学生直观具体地看到了虚拟内存的作用——即似乎物理内存增大了。然后再针对“虚拟”的概念加以解释:采用联系类比的策略,用已掌握的概念及相对简单的例子来理解难点理由。理由提出后,先让学生回忆类似的知识点(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终于发现各种技术之间的相通之处。所谓“虚拟”,可以归纳概括为逻辑上存在,物理上不存在(硬盘分区,建立逻辑盘;把硬盘上的某个文件夹虚拟成软盘、光盘等等)。有了以上概念的铺垫,再去进一步讲授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这一本来抽象难懂的理由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再去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置虚拟内存,以及如何定制合适的虚拟内存。
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湖北融昌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虚拟存储器又叫做虚拟内存,我们现在的操作系统普遍都支持了虚拟内存,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同时运行着太多的程序了,就目前我...
- 怎样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有感 2015-01-13 14:56:52 来源:普宁市第三中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