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音乐,是源于音乐本身的魅力,它符合我们认识世界的规律,这种规律会让我们产生情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调动我们的记忆。
1~5岁是宝宝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宝宝学会了行走、说话,手指的动作也更加灵活了。在音乐上,宝宝们从只能聆听,到后来学会了手舞足蹈,学会了唱儿歌。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是飞速发展的,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与音乐相伴,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有音乐的家庭氛围。
创造音乐氛围
我们可以从自己开始,让自己先喜欢上音乐,我想大多数人是喜欢音乐的,只是没有时间或者想不起来去听,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搜集一些容易听懂的古典乐或轻音乐,让自己先沉浸在有音乐的环境里。
如果有的家长喜欢唱歌那就更好了,这个阶段可以多跟孩子唱唱歌,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每天伴随着我妈妈的歌声入睡的,上小学晚上睡觉时,有时还会让我妈妈唱歌给我听,我觉得那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后来上了中学,我买了随身听,每天就听着磁带入睡。
我们在家干家务的时候也可以打开音乐,流行、摇滚、爵士、古典都是可以听的,但无论哪种都是有好坏之分的,最好多听经典的,好的音乐,避免低俗的音乐。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那会没有全自动洗衣机,每周末我妈妈都会把这一周攒下的大件衣服洗一下,隔一段时间我们家就会彻底打扫一遍,我最喜欢这个时候。我们家有VCD和音响,每到大扫除的时候我爸爸就会把它打开播放各种音乐,从流行、摇滚再到小提琴曲整个播一遍,我会觉得特别开心,特别美好,慢慢地我也养成了听音乐的习惯。
我们要随时随地的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里面,对孩子喜欢音乐是有帮助的。
锻炼能力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将来学习一门乐器,我们在这个阶段可以锻炼孩子的节奏感、音准、身体的协调性、精细动作。
节奏通俗的讲就是音的长短,那节奏感就是对音符长短规律的感知能力。我们可以给宝宝唱儿歌时一边唱一遍拍手,或者一边唱一边做摇摆的动作,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音准就是音的高低,多听古典乐,多带着宝宝唱儿歌,都可以帮助宝宝有较好的音准。
身体的协调性可以做一些音乐游戏,或者多带着孩子户外运动,现在有很多运动类早教班,多锻炼孩子攀爬跑跳的能力,对将来演奏一门乐器有一定的帮助。
精细动作主要是手指的灵活性,可以练习夹豆子,穿针引线,捏陶土,玩沙子之类的游戏锻炼手指精细动作,也可以学习一些手指操,既锻炼了节奏感又锻炼了手指精细动作,这对学习键盘类乐器或者弦乐器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专业的音乐早教课程,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就有关于2岁半的“奥尔夫音乐课”,爱多艺招收4岁以上的小朋友,但这些只是在北京的朋友们的福音了。
如果当地没有相应的早教课程也没关系,很多的地方都有早教机构,早教机构里有跟多都有音乐这一项,如果觉得早教太贵了,网络上可以搜到有很多音乐类的游戏,可以购买一些道具或者自制一些道具,在家跟着宝宝一起玩起来,既培养了宝宝的乐感,还促进了亲子关系,很好的选择。
最后,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有“音乐细胞”,可以在音乐中感悟人生的精彩。
预告:
有很多朋友肯定觉得听音乐不知道听些什么,下次我讲为大家整理一些适合宝宝听的音乐和一些适合与宝宝一起听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