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原创分享第1538天,约练1014场 ,总咨228场。
有时候我们的表达可能是愤怒的,生气的,指责的,对方收到的也是负向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往往得到结果可能离我们想要的会更远。这样的表达未必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不妨静下来问问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回到自己内心深处,平静的温和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既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能准确的表达给对方,对方收到的是你的信息,而不是你表面的负向情绪。
比如说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往往会愤怒的表达。你怎么不早点起?你怎么不赶快吃饭?你怎么不去写作业?赶快去……赶快去……殊不知我们这样的表达和催促,让他更拖拉,更无力。作为家长,我们内心都是非常爱孩子的,想让孩子更好,我们是否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让孩子更好,我们希望他怎么做的想法呢?我们可以说希望孩子早点起,希望孩子及时吃饭,希望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习和玩,提醒一次就够了,剩下的要相信他。孩子一顿不吃能咋地?放假期间,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想多睡一会儿,多玩一会儿?说一次就好,接纳现状,让自己该做啥做啥。
有情绪了怎么办?问问自己我愤怒的表达对方的回应会是什么呢?对方会不会也用情绪来表达他的想法?那么我收到的也是负向的情绪,这不利于双方的关系。自己有情绪是自己的事情,拿自己的情绪来让自己有一次成长的机会。试试让自己能憋得住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的表达未必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所以多看看自己内心最深处想表达的是什么。这样你就能更清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