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感悟】p113-120
家庭会议
最重要的养育工具之一,但孩子可能会抵制。不要把孩子的抱怨当回事,反应过度才让问题成为问题。害怕承认错误是因为承认了可能会遭到羞辱,让对方感到安全,才能更多表达。从问题中学到什么,接下来为我所用,让问题成为成长的契机,而非内耗。
倾听、理解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家庭会议能增进彼此理解,会议中只表达观点,不指责、抱怨。倾听不意味着同意。
不要把家庭会议变成批判大会,杜绝唠叨指责。
约练感悟—咨询师
不带情绪做事,想做就做,不想做可以委婉的拒绝或者暂时不做,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内耗,做起事情来也会更加轻松。
或许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暂时无法使对方做出立即的改变,但是说的过程可能释放一些负面情绪,强压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如果是带有指责、埋怨、攻击性的表达,不仅对方没有丝毫改变的可能,或许还引发冲突。如果能更加婉转的表达需要,获取对方的理解,慢慢做出一些调整。
谁都不是说说就能马上改变的,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就看我们自己认为是否值得付出时间和耐心吧。
约练感悟—咨询师
平时很少在晚上约练,因为下班后做好饭,感觉身体就挺疲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葛优瘫中度过。这次因为老师相约,忙好家务后立即小憩了20多分钟,感觉精神还不错,毕竟做咨询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很重要,自我感觉状态还可以。所以,很多时候或许是我们给自己设限了。
来访者一开始从聊孩子,现在更多转向了自己。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能当知当觉察,希望自己内心更加稳定、平和。也能更多看到孩子的变化,我想这些都是和持续学习浸泡分不开。虽然有时候可能还会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变也一直在发生。
约练感悟—观察员
在约练中,常常聊的话题就是关于孩子的。很多时候,家长总想孩子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做出调整、改变,可发现其实自己能做的很有限,也很难改变孩子什么。更多能做的还是稳住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给孩子添乱可能就是在帮孩子了。当我们不去干涉孩子的时候,孩子自己有时候也会去有意识调整,只需要给与更多的信任。
在咨询师的问话下,来访者觉察到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也看到自己、老公和孩子的变化,焦虑的情绪随之也缓解了一些。
亲人有时候在跟我们吐吐槽,是在排毒,当我们转换了视角看,就能更加稳住自己,我想这样也是学习带给我们的收获和内心的稳定吧。
约练感悟—来访者
1、不合理信念之一:跟孩子说说,就希望孩子能改变。其实,道理不是不明白,但有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确实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更多理解、接纳,看到孩子的不容易。
2、 不合理信念之二:当下做不到,未来也会做不到,就会放大自己的焦虑。当下做不到,其实不意味着未来就做不到,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事物。真的做不到,又会怎样呢?这个结果也是当事人自己去承担,或许结果发生了,改变自然就出来了。
3、更多关注到眼前的人,她的状态如何,做这件事情对她当前是否更有利。当孩子暂时无法决定,希望我来帮着决定的时候,不妨替她做个决定也未尝不可。
4、在学习上,孩子很有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比如认真记笔记、给同学讲题、连麦学习等。
5、 孩子需要成就感。
6、 我更多的就是稳住自己的情绪,不消耗孩子的能量。
7、孩子值得我对她更多的相信。
8、当我能心平气和的和孩子相处,家庭是在一个良性循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