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感悟—咨询师
改变如何发生?
当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看似一些很小的事情对他们都变得很难。一开始我们很难理解,进而也做不到接纳了,同时还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因为说了很多遍她还是那样,我们不可避免的因为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待而不满,而我们的负面情绪又进一步影响到孩子。问题也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带给我们深深的无力感。到底要怎么做,孩子才能有所改变呢?
一切的改变都是从觉察开始,我们的改变源自觉察,孩子的改变亦然。我们总是着眼在具体行为上的改变,但是更多要去觉察、探索行为背后的需要、意义是什么。
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要求有时候是源自于我们的担心,当看清这些以后,或许就容易做些调整。
孩子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说了很多遍,似乎也没有改变。 或许,一起聊聊她是怎么想的、她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如何做才是他们想要的。对孩子当下更有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总想着把最好的给到孩子,总想着去更多的帮孩子,可是却较少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其实,当我们能慢下来,多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会发现,孩子的认知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所认为的那样,进而会对孩子产生更多的信任,同时也能暂时稳住急于帮助孩子的心。当我们能一起陪着孩子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探索,了解的时候,或许改变就一点点发生了。
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复盘其实是自我改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孩子的某一行为引发我们的情绪,可以先试着去感受它,此时此刻我身体的感觉、内在的感受是什么,去细细体会?情绪背后可能是我的什么样的期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否有自己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这里可能要多做些停留,对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去觉察。此时此刻,做点什么能让自己安顿下来,不带着情绪面对孩子。接下来,我能做点什么和之前不一样的呢?
当我们对孩子有不满的时候,是在消耗孩子内在的力量,当我们对他们有了更多接纳、理解、欣赏时,可以滋生他们的力量,当一个人内在有了更多力量、能量时,才能进一步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约练感悟—观察员
1、具体化:问问来访者当时的场景,当时如何对孩子说的。“好像你说的不是孩子想听的,假如是孩子想听的,会怎么说呢。”软话的语言让来访者反思自己的交流方式。
2、“”假如说我们是孩子的话,你希望妈妈怎么跟我们沟通、交流,会更愿意听我们的建议呢?“”让来访者看到之前自己的父母怎么做让自己感受很好,哪些行为让自己不舒服。进而反思自己当下的方式。
3、当来访者询问具体的建议时,好奇,“”我的这些经验对您有些什么帮助呢“”。进而再接着来访者的回答提出新的问题。
4、当来访者说到依旧没有找到具体方法的时候,可以总结性反馈咨询中的思考、感悟,其实这些都是已经想到的有效方法,如跟孩子不谈学习,停止唠叨,更多相信孩子,自己先稳下来等。有些时候,当我们更加稳定下来的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或许就不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