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照例去了书院。
不是学书法,也不是学国画,更不是去讲课,只为和花对话。
荣忍受着强烈的妊娠反应,筹备了今天的花艺课。并在课前做了简短的发言,感谢姐姐们几个月来对她的照顾,我不这么认为。一直以来都是她在照顾她们。最应该被感谢的是她自己。
每次上课,她为大家贡献的最多,她会抽时间为大家拍照,拍视频,为大家放音乐。她总是把自己纸墨笔砚送给忘记带的姐姐们,为大家买镇纸,邀请大家参加她们公司的各种活动,比学油画、泡温泉、花艺课。
今天的花艺课又是她在公司为各位姐妹们申请,然后联系好花店的老板,她是书苑最小的一个,年芳28岁,办起事来细心周到。下午的花艺课,让每位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插花也是一门艺术,同样的花篮,同样种类的花,插出来也不同,千姿百态。有的错落有致、有的无拘无束、有的动感十足、有的拥挤呆板,其实每一蓝都是每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是花和人的一场对话。
剪截的过程,其实首先是和自己对话,其次就是和花对话。我该剪掉多少?要留几片叶子?该插哪个位置?是直立?还是斜插?这些都是在问自己的过程。花虽然不会回答这些问题,但它婀娜多姿,娇艳欲滴,已经告诉我们,剪掉我会疼,是心痛的那种。本来我是红花绿叶,被你一截,只剩下光杆司令一个,孤零零的。
虽然会有其它的姐妹不停走进我的生活圈,给我带来了快乐,也扰乱了我的清净,它们有的太高大威猛,挡住了阳光,把我挤在中间,透不过气来。该好好看看是不是把它种错了地方,挡住了视线。
一支花在每个人手上,剪截长短不一样,拿在手里,把玩指尖,舍不得下剪,总是不忍剪去很多,高高的一枝插在花泥上,很突兀,花篮太小不能承受之重。
再来一枝,剪太短舍不得。一枝上好几朵花,全部留下,舍不得剪掉任何一朵花。于是密密麻麻几朵挤在一起,放在篮子的哪一端都会感到失重。即使舍得剪掉,也舍不得扔掉,还是把它插在花篮里。
扦插过程中,也是和它对话的过程。色彩的搭配更是艺术,不同的色彩同时出现,会产生同时对比和颜色对比。色彩的饱和度也会相应降低。黄色太抢眼,太亮!红色太热烈,放在哪里都要费一番心事。
即使两朵色彩鲜明的放在一起,不一定就能跳出来。通过错落有致排列可以更好化解呆板,以至于层次感十足。
透过每个人插好的花篮,可以基本看出人的性格,或大气、或小气、以自我为中心,还是小心谨慎,无不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格局大小,都能在花篮中显示出来。
传统文人插花,深深浸润着文人特有的生活旨趣与美学思想。士大夫于词翰之余,寓兴闲放,“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插花入瓶,在简朴淡雅的布置中表现出蓬勃无尽的空灵与神韵,情聚一束而意境悠远,不独有浓郁的诗情,又兼有深广的画意。
如今的插花不拘泥于瓶花,形式多样。或花篮或笔洗一样的盆,放上吸水的花泥即可,插画的人也远不都是文人。也没有红楼梦里黛玉和宝钗那情趣和智慧。大都玩玩而已或作为奖励女职工的活动罢了!
插花原来是一场花语,是一场修行,是和花对话的过程。通过今天的插花感受到生命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