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制方法
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寻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与路径。
(1)课时性原则。科学划分课时,恰当把后握课时容量,按课时编写导学案,尤其应该做到每个课时都导案,按课时编写导学案。要注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学习效益的提高。
(2)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
(3)导学性原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导学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突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能力。
(4)问题性原则。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防止把导学案写成习题集或练习册。
(5)导学性原则。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关注差异。
(6)探究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体现阶梯形。
(7)创新性原则。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学情,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彰显学生个体风格,具有创新性,切忌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8)参与性原则。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编制导学案要注意哪些问题
(1)教师要吃透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围绕“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把握重难点,提炼知识脉络,研究学法,探寻规律,为导学案的编写做好准备。
(2)目标落实是关键。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做到课课有目标,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根据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环节和学习过程。目标怎么定?如何学?如何练?如何检测?所有的导学环节和当堂检测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吻合。
(3)内容设置要有梯度。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生探究的每一步指令需要清晰明了又前后贯通,不能模棱两可,让学生似懂非懂。内容有了梯度,学生学起来就具有挑战性,也就有了兴趣。
(4)要有分层设置。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即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层次性。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学习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学习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力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在利用导学案学习的基础上都能基本解决。
(5)要有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环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探讨开展小组交流,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形式,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容量要适度。每个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度,不能过简或过繁,要注重实效,不搞题海战术,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争取做一题会一类,触类旁通,省时高效。
(7)导学案中要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试一试,你能成功,做一做,你能过关,比一比,你能赢等等。
(8)导学案中可以设置一些适当的时间限制要求。每个学习版块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需要的最高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