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生活原则(5)
如何有效决策
现实中存在两种决策方式:一种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即来自较高层次的大脑,另一种以潜意识和情绪为基础,即来自较低层次的动物性的大脑。
用系统化、可复制的方式把你的所有决策做好,以非常清晰准确的方式描述决策程序,从而让处在同样情况下的任何人都能做出同样的高质量决策。
以上的原则听起来不错,那么如何做到呢?
1.1 要认识到两点
(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先了解后决定)
决策过程分两步:先了解,事实是什么?(也包括你对事实背后因果机制的宏观理解)
再决定,根据这些知识来确定行动计划(“怎么做”)。
把了解做好,要知道如何综合分析。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1.2 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
a. 你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决定问谁。
找到这方面理解全面的人。
b. 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观点很廉价,学会区分观点和事实。
c. 所有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更大。
跳出去看到全局,过段时间在做决定。
d. 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
新上映的电影不一定你最喜欢,新上市的书不一定最适合你,选择最好而不是最新是更聪明的做法。
1.3 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
a. 始终记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
不仅要注意到“事情正在改善”,还要注意到事物的质量距离平均水平还有多远,以及其改善速度能否确保其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超过平均水平。
所有重要的东西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b. 谨记“80/20法则”,并明白关键的“20%”是什么。
二八原则有两个理解:一是从20%的信息或努力中得到80%的价值。二是我们需要花费80%的努力来获取最后20%的价值。
c. 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因为有一些事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后,即使研究重要因素,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决策时只需要对重大因素重点考虑。
1.4 高效地综合考虑各个层次
a. 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
基线以上的谈话应当以井然有序的方式走向结论,只有在有必要说明某个要点的细节时才可走到基线以下。
如果当你在谈话中混乱时,你就要考虑你是否陷入了基线以下的层次中。
b. 决策需要在合理的层次做出,但也应在各层次之间保持一致。比如你想减肥,那你就不应该每天吃三包方便面,四个炸鸡。
那么该如何做呢?
1.谨记任何问题都存在很多层次。
2.针对一个问题,明白你分析的是哪个层次。
3.有意识地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而不是把问题视为一堆没有内在区别、可以随意考察的事实。
1.5 决定优先顺序
a. 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
b. 你很可能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那最好将它留着,以免自己没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
c. 不要把概率当作可能性。万事皆有可能,重要的是概率。
1.6 学会使用原则
“眼前的情况”都是“类似情境的再现”,识别类似情境,应用经深思熟虑得出的原则来应对。这样会提高你做决策的质量。
a. 让你的思维慢下来,以注意到你正在引用的决策标准。
b. 把这个标准作为一项原则写下来。
c. 当结果出现时,评估结果,思考标准,并在下一个“类似情境”出现之前改进标准。
1.7 进化的五步流程
设定目标,找到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诊断问题,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执行方案要求的各项任务。
没有人能把每一步都做好,可以依靠其他人的帮助。
金句:
1.卡尔·荣格: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2.如果你以极度开放的头脑来做这些,你不仅将更明白你看到的东西,还将更明白你没看到但也许其他人看到的东西。
3.每个傻子都能把事情复杂化,只有天才才能把事情简单化。
4.人们经常会说,人工智能将和人类智能竞争,但在我看来,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同舟共济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能带来最好的结果。
5.拥抱现实并妥善应对现实。生活的真谛就是从你所处的现实中汲取出最大的价值。
6.失败既能化为动力,驱动你的个人进化,也能毁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