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朋友到家里,两个小女孩叽叽喳喳🦜。她们讨论孟姜女哭倒长城是不是真的?
她们的结论是:这个故事不是真的。因为葫芦里出不来小孩。孟姜女和丈夫刚结婚就走了,感情没那么深,可以换一个丈夫。孟姜女也不可能哭倒一个长城。
然后她们又讨论,如果孟姜女能够哭倒长城,那她把长城哭倒对不对?她的朋友认为不对。因为孟姜女不爱国,把长城哭倒了还要再修,还会死更多的人。
秦始皇为了修长城死这么多人,这样对么?女儿认为是对的,因为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修了长城大家才安全。孟姜女为了丈夫而伤心是对的,可是哭倒了长城还要再修,这样孟姜女害的的修长城的人。
我和他们讲,修长城太残忍了,死了很多人,包括孟姜女的丈夫。女儿的朋友讲,那怎么办呢?秦始皇是皇帝,他说了算。哭倒了,他还要再修。
我问她们,修长城为了什么?保护国家,保护人民。那国家到底是人民的国家还是秦始皇的国家?她们说是大家的国家。既然是保护人民,那孟姜女和她的丈夫是不是人民?需不需要保护?需要。
她们不理解的是那还是要修长城啊。可是修长城一定需要那么赶工期,需要死人么?长城自古就开始修,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战国时代一直在修长城,是到了秦朝,秦始皇要把长城连接起来。既然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慢慢实施?一定要累累白骨?
她们还不理解的是,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还要再修,那还要死人。长城修好了,大家就可以安居乐业了。真的是这样吗?秦始皇用不惜死人的方式修长城,他不惜老百姓的性命,那修完长城也不能休息,还要修阿房宫,还要修坟墓,还要修.......他的欲望是无限的,隋炀帝就为了自己修了大运河,也修了很多他游玩的行宫。
孟姜女哭诉的是百姓的痛苦生活,不是咬咬牙忍一忍,死了几个人就结束了,这种思维模式地秦始皇,会让大家都生不如死。哭倒了长城让匈奴进来又如何?日子不会比跟着秦始皇更差。她丈夫修的长城反而变成大家的监狱,更加方便秦始皇奴役她们。
之所以这个故事会流传出来,传达了人民对秦始皇的痛恨。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秦始皇本人也是人,我们也会考虑到他。但是站在王权角度思考,就没有百姓,那就是哀鸿遍野。我们国家历代王朝都不长就是不惜百姓,如同秦始皇的人太多了。少数地繁华盛世都是限制自己的欲望的人,比如李世民、汉文帝。
所以修长城可以,但是要用理性的方式,减少修阿房宫和皇陵的人数,更多人投入到修长城工程中,也可以完成。毕竟修长城是为了保护所有人,不是为了保护秦始皇自己。
女儿说,为了保护皇帝自己,应该他自己修一个小堡垒,把自己关进去。我说故宫就是啊。皇宫就是皇帝保护自己的小堡垒。
孟姜女要不要哭长城?如果痛,就哭出来啊!忍不出来幸福安康,只能默默承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