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表现儿童生活的,可称为“童趣诗”。在《爱上语文》第八集了,王崧舟老师却告诉我们:童趣诗没这么简单,它们其实充满了思辨。
王老师张口就吟诵了四首典型的童趣诗:《村居》《所见》《夜书所见》和《稚子弄冰》。读过这四首诗,我们的确会有和冰心一样的感叹:只拣儿童多处行。
可是接下来的《四时田园杂兴》,王老师通过移花接木式的对比读,却读出它们是“农事诗”。特别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两句,王老师认为根本不是“童趣”,因为孩子们从事的是实实在在的劳作。儿童本应“急走追黄蝶”,本应“忙趁东风放纸鸢”,却在种瓜点豆,更加衬托出了大人们的辛劳。
之后,王老师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例,点出了古诗中“儿童意象”的三个特点:
——儿童往往跟高人隐士的境界联系在一起;(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儿童跟老人相联系;(如王维的《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句。)
——儿童出现在跟成人的问答中。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两句中,既有老人,又有隐士。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是典型的问答。
王老师认为,儿童和老人分处人生的首尾两端,一起出现时,往往会形成巨大的张力。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一个历尽沧桑、日落西山,在诗中一起出现时,的确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这一集里,王崧舟老师把“以诗解诗”发挥到了极致。例如为了说明《四时田园杂兴》是农事诗,王老师列举了翁卷的《乡村四月》,还有白居易的《观刈麦》,表明农村一年四季都是忙碌辛苦的,即使始终出现了笑声与歌声,也不过是:
笑声伴汗水在飞,歌声伴希望在响。
观王老师的《爱上语文》第一~八集,我发现他讲来讲去,一直没有离开“意象”二字。不论是“鸿雁”也好,还是“儿童”也好,都是如此。似乎可以这么说,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时,我们切不可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平常的字眼,说不定它就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意象”呢。